拜別李夫子,李家人便忙碌起来,准备收拾东西搬往府城。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可收拾,李彦舟早就打过招呼,府城的新宅子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只带些贴身衣物和几床用惯了的被褥即可。
但李大田不干。
他在灶房里,看著十几年锅碗,哪个都捨不得扔掉。
“彦哥儿,这锅跟了我快二十年了,做出来的饭菜香。城里的锅,哪有自家的用著顺手?”
李秋妹在旁边听了,脆生生地反驳道:“爹,哥哥都说了城里什么都有!就別带了吧。”
“你个小丫头懂什么!”李大田拿起铁锅,怎么都捨不得放下,“这锅还能用,扔了多可惜!”
李彦舟笑著点点头:“行,你觉得好就带上。”
反正他雇的是一辆带棚的宽敞骡车,多点锅碗碍不著什么事。
由著李大田的这点念想,以后在府城用著,或许能多几分踏实感。
最终,除了几个简单的行李卷,李大田硬是把家里的铁锅、菜刀、几只粗陶碗和用了多年的搓衣板都给綑扎结实,坚持要一併带走。
第二天一大早,李彦舟一家三口刚把行李搬上骡车,院子外头就陆陆续续地聚满了人。
村口那条窄窄的土路,被堵得水泄不通。
李家举家迁往府城,在村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是传说中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彦哥儿,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可別忘了我们这些乡里乡亲啊!”
“大田,你可是生了个好儿子,以后就等著享清福吧!”
“秋妹子,到了府城,可要给婶子捎信回来,讲讲城里的新鲜事!”
一张张笑脸上,满是羡慕祝福。
大伯李大山一家更多的是不舍。
罗氏红著眼圈,拉著李秋妹的手,絮絮叨叨地嘱咐。
“……到了那边,要听你哥的话,別给你爹添乱。想大伯娘了,就让你哥写信……”
堂哥李孟舟李启舟,围著那辆骡车打转。
他们摸摸车辕,又看看车棚,恨不得能钻进去跟著一起走。
“我们去府城,也雇辆骡车。”
李冬至则没了往日的机灵劲,攥著李秋妹的衣角,低著头,小肩膀一抽一的,眼泪叭啦叭啦往下掉。
“秋妹,我好想跟你一块去府城,你走了,都没人和我一块上山了。”她哽咽著道。
李秋妹心里也捨不得她,赶紧安慰道:“姐,你別哭,我哥说了,等你们也搬到府城,我们就又能天天在一块儿了。”
李大山看著自己几个孩子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重重地嘆了口气,
他走到李彦舟跟前,声音沙哑:“彦哥儿,大伯……不耽误你。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爹爹,我们一起去嘛。”
李冬至著急地拉著他的手,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李大山嘆口气:“你容爹再想想。”
罗氏也道:“冬至,別急,家里一堆事,哪能拍拍屁股就走。”
李彦舟很明白他们的顾虑。
他们在村里日子过得很好,有地有房,牵扯多得很。
一时半会还真理不清。
他点点头:“大伯,大伯娘,前院我给你们留著,正房厢房都够住,就等著你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