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景珩兄的福,都安顿好了。黄掌柜帮了不少忙,不然还真没那么快。”
“他也是拿钱办事,你这一单,他可没少赚。”
两人一路寒暄,穿过几重雕樑画栋的迴廊。
迴廊外,有精心修剪过的木,池水里锦鲤悠游。
僕妇丫鬟们见到二人皆是垂首敛目,悄然退避。
整座府邸富贵中透著森严规矩。
绕过一座堆满奇石的假山园,两人来到一处极为雅致的书房。
李彦舟一踏进去,就见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案前,手中捧著一卷册子,看得极为专注。
他身著一袭质地考究的墨绿色暗纹绸衫,面容儒雅,頜下三缕长髯打理得一丝不苟。
身上有著一种久居上位、执掌大家的气度。
此人,便是王景珩的父亲,王家如今的掌舵人,王正明。
“父亲,彦舟贤弟到了。”王景珩上前稟告。
李彦舟跟著上前,长揖及地:“学生李彦舟,拜见王伯父。”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王正明將手中的册子放在书案上,快步走了过来,目光落在李彦舟身上,细细打量。
“果然是少年英才,气度不凡。”王正明微微頷首,隨即指著书案上的册子,笑道,“这就是我托人抄录的,你在院试中的答卷。我反覆拜读了数遍,尤其是那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当真是字字珠璣,发人深省啊!”
李彦舟的目光顺著他手指看向书册,心中却是一惊。
没想到,王正明竟对他的文章重视到如此地步。
不光是读了,还专门找人抄录装订成册,甚至能隨口引用其中关键。
这绝非客套,而是真正的认可!
“伯父谬讚,学生愧不敢当。”
“不必过谦。”王正明摆摆手,“我见过的聪明人不少,但能將学问做得如此通透,又能于格物一道上想出精巧家什的,你,是第一个。景珩能结交你这等奇才,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王家的幸事!”
一番交谈后,王正明对李彦舟的沉稳更是满意。
他对一旁的书童道,“去把我书案上那套『湖颖拿来。”
很快,书童便捧著一个精致的木盒过来。
王正明打开,里面是一套崭新的笔墨纸砚,
从狼毫、羊毫到紫毫的毛笔,再到徽墨、端砚,无一不是精品。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算是我对你的一点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