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房子的设计足够简约,面积也足够大的原因,一眼看去便被它铺张的空间感惊艳了一下。
因为沈暨白没说话,所以我并没有贸然到处乱逛,只是简单地环顾四周,大脑迅速给出了一个初印象:现代风装修,设计考究,低调奢华,前后空中花园面积巨大,没有人住过的痕迹。
“喜欢吗?”他站在我身后,淡淡地问。
“这是你的房子?”
我随即反问,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哪有人会不喜欢市中心的几百平大豪宅,但这套房子出现得太突然,完全在我的状况之外。
我需要尽快搞明白他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他则扬眉,在我的反问上继续反问,“先参观参观?”
接下来他带我简单熟悉了一下室内环境,我亦步亦趋,没见过世面般地频频表现出惊讶脸。
因为我本身对高科技和智能产品并不感兴趣,所以这里面确实很多智能家居则所未闻
即使少见多怪倒也显得坦**。
尤其看到走廊玄关里摆放的那幅油画时,我更是欣喜若狂。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画家的作品!
从这个距离看过去,整幅画色彩油润而醇厚、光线柔和温暖、笔触极致细腻,每一处细节都精致传神到仿佛神来之笔。
谁敢想三更半夜参观别人的房子还顺道看了场画展?
只是画家已经去世很多年,即使在近两年的一些画展上,我也只见过它的临摹作品,如今的真迹,怕是不知在哪个收藏家手里。
“这是真迹。”
淡淡的声音落入耳底。
我刚在巨大的空间里搞清了基本功能分区,却又瞬间被他这句话搞得差点撞墙上。
“喜欢吗?”他问。
我站在画前,错愕瞪他,说不出话。
“我记得你说过很喜欢。”他淡笑着,索性替我先回答。
说这话时满脸除了坦然,并没有任何特殊情绪。
比如像我此刻这般的异常激动和兴奋。
兴奋到甚至语言系统都开始错乱。
我是曾经不止一次公然表达过对这个画家的崇拜和对这幅作品的钦慕,在ins和facebook上。
那时候的我身处异国他乡,有时候面对文化差异上的无奈,难免觉得孤独,便经常在社交账号上碎碎念。
保不齐哪天一抽风,一天少说更个十来条动态。
谁能想到,他还真能看到并记住其中某几句连我自己都忘了的话。
他应该是通过私人方式找到了上一位买家。
价格可想而知,按已故作者现在的身价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这画……是送我的吗?”我小心翼翼,掩饰不住的激动甚至让声音都有些颤抖。
如果他真的点头,我愿意现在就把命给他!
许是表现得实在有些沉不住气,他看我的眼神里都有些戏谑和好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