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哪怕只是看到点片面的东西,他也对刘临佩服不已。
“对了许大人,最多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去析津府了,这边的事情,我就再和你说一下吧。
适当地发展商业,出台相关保护工人利益的法规,限制开采煤炭,没有得到官府允许,其他大族或者商贾不得随意开采煤炭。”
刘临这最后一条自然是夹带私心的。
大同府到处都有煤炭,时间长了,总有人发现别的露天煤或者地下煤,到时候大家都随意开采,市场肯定就乱了,对他们极为不利。
接下来几天,刘临就是等着王府在其他六县的工坊走上正轨,然后就要去析津府了。
北方百姓在冬天冻死饿死最多的两个府,就是大同府和析津府,这两个府也是刘临首当其冲要解决的。
大同这边走上正轨后,下一步自然就要去析津府了。
“多谢刘大人指点!”许泽真诚道。
从刘临那里离开后,许泽回到府上,第一时间便又写了一封奏折快马加鞭送去了汴京。
而此时汴京,许泽的第二封奏折也送到了,一时间,朝廷哗然,皇帝虞佶又不得不召开朝会。
今日朝会上,质疑刘临的官员越来越多,右相胡京都亲自下场了,由于上次徐明的事,这次朝会没有人再提及王府工坊之事,但却都把矛头指向了刘临。
要么指责他不务正业,要么指责他没有能力,提皇榜就是想做官想疯了。纷纷要求对他进行处罚,不少官员更是拿刘临立军令状的事来说事,提出要斩杀刘临的建议。
这下就连还对刘临抱有点希望的皇上虞佶都不好再帮刘临了。
当然,刘临自然是不能杀的。
虽然刘临没有做官的能力,但他医术通天啊。
前几天他去看过荣亲王虞战,虞战双腿竟然恢复知觉了,也就是在轮椅上坐了十几年,得再慢慢恢复几天,要不都可以下地走动了。
这让虞佶对刘临的医术更是惊赞不已,就算刘临真犯了杀头之罪,他也决不会杀了刘临。
留下刘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自己一命呢。
而此时见众多官员甚至右相胡京都站出来指责刘临,人微言轻的刘维脸色煞白,心里无比担忧害怕。
他看向皇帝虞佶,只要虞佶一发话,就基本注定了刘临的结局。
而此时的虞佶却是看向左相李铨。
李铨似乎是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便出列道:“陛下,臣以为,两月之间未到,就拿下刘临,此事不妥。
当然,刘临到大同府二十天了,什么事都没有做,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
我觉得那刘临就算再傻,也知道他去大同的目的,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
所以,臣建议先派人去大同府调查出缘由再作定夺。”
“左相说得有理,那就按左相说的办吧,派人的事,也由左相来安排吧。”虞佶不给别的官员继续纠缠的机会,一锤定了音。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伤不到几个官员的利益,自然没有人再继续纠缠下去。
至于派调查员的事,左相李铨也没怎么上心,直接让都察院左都御史范丞去安排。
就在范丞安排人去调查刘临时,刘临已经彻底解决了大同府百姓过冬问题。
此时王府在大同府七县建了酒坊、织布坊、煤坊、火炉坊、砖瓦煅烧坊等五个不同的大型工坊,共招募了十七万工人,解决了几十万流民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