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确很是生气。
一是谭荣是他钦定的状元,他还是很看好谭荣的。
二呢,北方的形势一片大好,刘临的方法又是公开的,他没有藏私,就算换头猪去川蜀,也能依葫芦画样,学个七七八八。
但谭荣可是状元,不但没有将事情做好,竟然埋下了隐患,怎不让他生气?
“陛下,川蜀士绅竟然要围杀朝廷命官,这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臣以为,当抄家灭族!”
便在这时,胡京终于上前,岔开了话题。
谭乾一系是他这一系的官员,此时谭荣犯了这么大的错,他的确是要帮衬一二。
否则可能谭乾尚书之位要不保了。
“陛下,臣也觉得胡相说得有理,川蜀士绅这是公然造反,当诛之!”
“臣附议!”
“臣附议!”
胡京一开口,顿时他这一派系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起来,都将责任推到了川蜀士绅身上。
李铨等一派的官员们见状,倒也没有反对。
在他们看来,谭荣再怎么无能,也是朝廷命官,而川蜀士绅们竟然敢追杀谭荣,这的确和造反无异。
“陛下,臣以为这其中可能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消息,而且,川蜀知府韩兴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事,臣以为当派人再了解具体情况再作定夺为好。”
李铨虽然没有反对胡京等人的话,但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即也是他这一派系的官员们纷纷表态支持李铨。
刘临默默看着这一切,顿时就明白了这朝堂上的派系,他暗暗记住了哪个官员是左相派的,哪个官员是右相派的。
自古朝堂斗争就没有断过,这大虞朝虽然和他不在同一个时空,但这派系斗争也是存在的,而且还是如此的明目张胆。
龙椅上的虞佶见众人都有意引开谭荣过失的话题,心里也只能叹一口气,将心里的怒气给压了下去。
大虞士大夫与皇家共治天下,有时候他这个皇帝也是做不了主的。
他已经看出来了,胡京等人是要力保谭荣了,他要是直接拿下谭荣,拿下谭乾,怕是要引来胡京一派的官员强烈反弹。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些无力感。
他目光又看向一边默不作声的刘临,此时的刘临还没有站队,在整个朝堂中,算是纯净的。
他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刘临培养成一个最纯粹的,只忠于他虞家的重臣!
那么,想要做到这点,那就得特意为刘临一人改律法!
想到这里,虞佶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光亮,心里的怒气也消了不少。
他看向李铨,点头道:“李卿说的有理,必须派人先去川蜀将这事调查清楚。
但不管结果如何,川蜀的烂摊子都必须要解决,工商推广之事也不能停止。”
虞佶已经看到了工商之利,自然是要大力推广工商业的,这点朝中不少大臣也都很是赞同。
毕竟北方就是最好的例子。
“陛下说的是,臣以为监察御史刘临在北方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经验,此次派他去接管川蜀工商业的推广发展才为最佳人选。”
李铨看了眼神色如常的刘临,终究还是觉得刘临当了驸马有些可惜了,就算要当驸马,也应当多为朝廷效点力后再去当。
“臣也以为川蜀之乱局非刘大人能解决。”
一直关注刘临的工部尚书孙广也站出来推荐刘临。
他能从刘临那微小的神情变化中判断出,刘临是不愿娶公主当驸马的。
他看得出来,刘临心有大志,有抱负,肯定不愿被束缚在驸马府碌碌无为过一生。
而有求于刘临的孙广,自然不会放过这种与刘临拉近关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