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装傻的人知乎>第六百八十五章 还有后手

第六百八十五章 还有后手(第3页)

“那沈知白怎么办?他快触及核心了。”

“让他继续走。只有亲身踏入深渊,才会明白??有些声音,本就不该被听见。”

两人远去,沈知白浑身冰冷。

他终于明白对手的真正目的:不是消灭言语,也不是控制言语,而是**定义何为“值得被听见”的言语**。

他们要建立一套“声音的伦理”,由少数“清醒者”裁定哪些记忆应保留,哪些情感需压抑,哪些真相宜埋葬。美其名曰“防止精神过载”,实则仍是权力的伪装。

而最可怕的,是这套逻辑极具蛊惑性。毕竟,并非所有人能承受全部真实。多少人宁愿活在善意的谎言里?多少社会靠遗忘维系和平?

**所以,他们不需要强迫你沉默,只需让你相信:沉默是智慧。**

三日后,沈知白召集残余银丝者于西山旧址。三十六人仅剩二十一,其余或退隐,或迷失于静思屋,或神秘失踪。

“我们错了。”他对众人说,“以为只要让人开口就够了。但我们忘了,语言的意义不在数量,而在重量。一句谎言可以淹没千句真言,一场煽动能让万众失智。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人们辨别声音的价值,那么再多的‘自由表达’,也不过是一场嘈杂的暴政。”

于是,他们启动最终计划:“铸音工程”。

不再追求广泛传播,而是深度锻造。每位银丝者需选定一名“承声者”??非亲非故,却是灵魂质地相近之人,将其带入回音井遗址,在语露结晶环绕下进行七日闭关。期间,双方共享梦境,直面彼此最黑暗的秘密与最炽热的愿望,最终达成一种超越语言的“心印”。

完成仪式者,额间会浮现出淡金色纹路,形如初绽莲花。他们被称为“谛听者”。

全国共诞生三十六名谛听者,分布于各行各业:农夫、医女、戍卒、工匠、狱吏……他们不著书立说,不登台讲演,只是默默行走于人间,在关键时刻说出一句话,便足以扭转局势。

譬如边关将领欲屠降城,一名谛听者厨役捧碗热汤上前:“将军,您还记得第一个叫您‘英雄’的孩子吗?他死在您怀里的那天,说的是‘别怕’。”将军掷剑痛哭,战事遂止。

又如某地官府强征民女充作“乐姬”,一位聋哑谛听者少女当众撕开衣襟,露出胸前烙印,以手语比划:“你们听见了吗?我女儿在井底最后一声,是喊爸爸。”围观百姓怒吼如潮,县令当场罢免。

沈知白自己,则成为了最后一个闭关者。

他选择的承声者,竟是当年天耳阁首任监正的遗孤??一个终生未曾开口的老人。传说此人自幼被灌输“言语即罪孽”的教义,成年后主动剜去声带,只为“赎清父罪”。

七日之后,当沈知白走出石室,人们发现他左耳失聪,而那位老人,竟第一次发出了沙哑的人声:“对不起……那些被摘下的舌头……我听见了。”

冬去春来,天下渐定。

“静思屋”悄然关闭,无人追究。新帝下令将天耳阁遗址改建为“共语堂”,内不分等级,凡人皆可登台言志。有趣的是,前来演讲者日渐稀少。不是不敢说,而是发现:真正重要的话,往往无需万人聆听。

某夜,沈知白独坐院中,看星河流转。

阿音走来,递上一杯热茶。“你觉得,我们赢了吗?”

他摇头:“没有赢家。只有平衡。就像呼吸,有吸必有呼,有言必有默。关键是谁在掌控节奏。”

她笑:“那你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他望向远方,许久,只道:“我想……回家吃饭。”

阿音怔住,随即轻笑出声。

风拂过银叶林,沙沙如语。

书友推荐:嫁给铁哥们他的暗卫望门娇媳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陈放顾静姝潘多拉的复仇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龙凤猪旅行团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燕尔(古言1v1)人间政道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官道之权势滔天见微知著(弟妹 H)在北宋当陪房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交易沦陷经年(高干 1v1)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书友收藏: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官道之权势滔天龙族堕落调教触手怪她只想生存陈思雅徐铁军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医道官途我的年轻岳母官路扶摇不乖(姐夫,出轨)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官途:权力巅峰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见微知著(弟妹 H)官梯险情北电门房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