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亲自去查看煤炭的储备点时,着实吃了一惊。
只见空地上堆放着一座座乌黑发亮的煤山,其数量之巨,远超他的想象。要知道,此前他也仅在官府的熔炉中才见过这些能彻夜燃烧的煤块,足见其稀缺程度。
分发煤块的工作虽然繁琐,需要仔细核对户籍、人口,确保公平,但張宝却做得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这本就是他过去在太平道中极为擅长的事情,如今重操旧业,竟有种得心应手的熟悉感。
看着百姓领到煤块时那感激的神情,他心中也升起一股踏实的满足感。
紧接着,張宝开始接手食物的分配。
有了管理煤炭的经验,他对食物的分配流程更加熟悉。
谢均告诉他,粮草都储备在榆安县府的[大仓]中,有他们这段时间自己种植
,指微微颤抖,目光扫过那些惊人的数字,只觉得口干舌燥。
这这么多?他喃喃自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这辈子,与大兄张角、三弟张梁,为了太平道的理想与官军斗争,也曾统领数十万大军,可何曾见过如此丰足的后勤储备?
过去黄巾军所到之处,粮草往往是最大的难题,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能不饿肚子就是万幸。
而眼下
张宝深吸一口气,胸腔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难以置信,最终都化为一股强烈的感慨。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草,又想起城外那些安居在温暖屋舍中的百姓,百感交集。
这辈子,他几曾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两个月后,长城之外最后一顶被寒风刮得歪斜的帐篷终于被拆下。
这意味着,数以万计的黄巾軍民与流离失所的百姓,尽数被纳入了户籍管理之中。謝乔再登长城,心境截然不同,望着远处空旷下来的雪原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白气。
这两个月,她和謝均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没有睡过一个超过四个小时的长觉,如此这般,总算没有辜负投奔百姓的期望。
无人冻毙于荒野,染疫病的百姓也得到了隔离和基础的医治,伤亡被控制在了一个极低的数目。
对这个时代而言,这简直是个奇迹。
她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稍稍落下了些。
当然,建造[屋舍]的任务远未结束。
眼下只是解决了有地方住有地方过冬的问题,距离她设想的一家一舍的目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已非燃眉之急,可以每日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些基础繁复的建造任务,謝均一个人通过係统操作即可应对。
年关悄然临近。
謝乔身心放松地回到了榆安这座由她一手规划、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的城池,她的大本營。
刚一踏进城门,谢乔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热烈气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