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汇报
即使是屋瓦森严的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也难免在盛夏烈阳的耀照下,显出疲热的扭曲。
大堂光线稍暗,但炎热丝毫不减。
大堂深处的公案后头,掌卫事骆思恭正斜坐着翻阅一本只做了简单装订的书册。
这是前不久从义州加急送来的《栅中日录》。这本小册子的作者正是那个即将作为关键人证,被押解进京的朝鲜从事官李民寏。可以说,就是因为看了这东西,骆思恭才敢信誓旦旦地在内阁跟左都御史张问达说那些保证的话。
“咚——咚——咚——”
“铛——铛——铛——”
远处,钟楼和鼓楼悠长而沉闷的报时声隐隐掠过,宣告着散衙时刻的到来。
骆思恭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册,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站起身就要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这鬼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汗水疯狂分泌,衷衣简直都要贴在身上了,骆思恭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把这身儿堪称厚实的官袍脱下来,再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卫帅!卫帅!”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呼喊声由远及近,打断了堂内的寂静,也断了骆思恭尽快回家的念想。
骆思恭循声望去,只见东司房指挥佥事刘承禧带着百户郑士毅,几乎是跑着进了正堂。
两人在公案前数步停下,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卑职刘承禧、郑士毅,参见卫帅!”
骆思恭摇头轻笑,脸上露出一丝被打扰的无奈。他勾手示意两人起来,接着转过身,重新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语气中带着调侃:“嗨哟,你俩就非得踩着散衙的鼓点过来吗?”
刘承禧直起身,脸上带着惯常的精明,语速略快:“卫帅。是会同南馆那边……”
他刚开了个头,骆思恭便抬手打断了他:“是不是礼部的人来了?”
“卫帅明鉴,”刘承禧立刻点头,“是徐部堂亲自过来了。”
“徐部堂”骆思恭眉头一挑,但并不十分意外。他拿起放在桌上的折扇,轻轻摇晃,身体也放松地靠向椅背,“他这回过去,应该是为了让那些朝鲜人滚蛋吧?”
“没错。”刘承禧点点头,压下心中的急切,耐心地等骆思恭说话。
“行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你们东司房也别杵在那儿碍眼了。撤差吧,把人手都收回来。另外,”骆思恭坐直身体,眼神变得锐利,“之前叫你们按着消息,现在可以往外放一放了。监护朝鲜这事儿,该让京里的人都知道了。延伯啊,让你手下那些能说会道的,找些‘明白人’聊聊,把风向往‘陛下高瞻远瞩、保全藩属’‘废昏立明、正当其时’上引。你懂我意思吗?”
“卑职明白!”刘承禧立刻应道,但脸上的神色并未放松,反而更加凝重。他等骆思恭说完,又沉声道:“卫帅吩咐的是,卑职回去之后立刻就办。不过卫帅……会同南馆那边,确实出了点岔子。”
“岔子?”骆思恭脸上的轻松缓缓消失,眉头也重新皱了起来,“什么岔子?”
刘承禧侧身让开半步,示意身后的郑士毅:“士毅,你过来把刚才看到的情形,详细禀报卫帅。”
郑士毅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抱拳道:“今天下午,徐部堂到玉河馆来,在东照上房同那两个朝鲜使臣交谈。一开始还好好的,徐部堂正常地向那两个使臣传达了命其归国的旨意,那吴允谦虽竭力恳求面圣陈情,但被徐部堂严词拒绝。后来,徐部堂问了些关于袁监护行程的话,便起身告辞。”郑士毅顿了一下,
“。谁知道,就在徐部堂一只脚刚迈出门槛的时候,那个一直不怎么说话的书状官李庆全,突然追过来,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疏,要徐部堂代他上达天听。”
“奏疏!什么奏疏?”骆思恭的声音陡然拔高,冷不丁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绕到郑士毅的近前。“上面什么内容?!”
刘承禧和郑士毅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郑士毅更是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