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站起来的时候,他的眼中带着一股忧虑。
马的一面,目白咲夜纯正的美国血统,宽厚的蹄掌和健壮的前肢都足以帮助它应对丘吉尔园恶劣赛道的挑战。
但是,转到骑手的一面——
如何在这种赛道进行策骑,关于这点完全没有头绪。
虽然也针对比赛研究了不少往届肯塔基德比的录像,但是所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
跑法、脚质、里程。这样的东西通通都被抛在了脑后,出闸的瞬间人与马就开始了肉搏般的近身缠斗。
完全就是西部牛仔对决般的初盘展开。
不——
放在有二十匹赛马出走的肯塔基德比,应该是“西部牛仔混战”才对。
像是在玩耍一样,和田抬起一只脚向后方踢去。
成块的泥团随着他的动作被带向身后。
“这可糟糕了啊。”
从后方开始比赛的话,会受到明显干扰的程度。
需要担心的还不止“kickback”一项。
虽然对于赛道本身没有太多头绪,但泥地赛事间还是有着不少的共通之处。
任何有意识的泥地骑手最不希望碰到的,就是在赛马开始加速的时候路线受阻。
一旦加速的势头被强行打断,在泥地重新启动的难度远超于草地的场合。
可以预见的是,从队伍最后方起步的目白咲夜很有可能在肯塔基德比当天经历大量碰撞。
而且对于骑手来说,在视线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找出适合通行的路线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再结合对手的数量考虑,想从层层马群的阻拦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在最终直线依靠末脚一气争胜,这样的想法首先被排除了。
虽然直线不算太短,但是丘吉尔园的场地状况并不是有利于充分施展末脚的类型。
恐怕连秘书处也做不到单靠直线上的末脚在这里完成一穿十九的赶超吧。
那么试着去逃呢?
和田很快又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即使不谈脚质的问题,目白咲夜过慢的出闸也基本上杜绝了争夺步速主导权的可能。
捲呢?
也不行。
在实力超班的时候,从第四弯道甚至更早一些的第三弯道开始发力,一口气追赶到最前方的跑法确实没有问题。
即使他对目白咲夜抱有信心,也想过在肯塔基德比上或许有争胜的可能。
不过,这样对于骑手和赛马都有着极高要求的跑法,并不适合眼前世界级的比赛。
“这不还是只能钻迷宫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