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杰话一出口,大殿內眾人却是都一脸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確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吴文辉也没有答案,只说起来苏丹现在的处境,“那北大年苏丹如今还在宋卡,好吃好喝的供著,有你二叔看著,也不会出什么岔子。至於以后……”
他没有说下去,显然也是没有想好具体的措施。
他原本还想著城外一战既然能顺利抓获北大年苏丹,那宋卡的危机就已迎刃而解,到时候双方和谈之时他还能用这苏丹换一笔银子呢,结果没想到吴志杰和吴天成二人如此莽撞,直接带著那么点人就冲北大年的都城去了,而且他们的计划还成功了。
“这有何难,”吴天成忽然开口说道,“无非是杀或囚两个结局,放是不可能放了他的。所以要么狠下心一刀给他个痛快,要么顾及影响就这么供著也行,反正这次光是他的宝库就弄到这么多银子,也不差他这一口吃的。”
吴天成虽一向大大咧咧的,但这次话却没有说错,无非是杀或者继续关著。
吴文辉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杀了,痛快是痛快。但南洋诸国皆奉天方教,屠戮一国之君,恐怕会激起同教诸国的同仇敌愾之心,日后难免多生事端。”
这时动手的话,不说其他,光是南面那些苏丹国日后还能否让吴家的船队停靠就是个问题,更严重点的或许会扮作海盗,直接冲吴家的船只动手,到时候吴家的船队在外就只能改头换面行事了。
而且,作为天方教国家,苏丹不止是世俗中的君主,更是宗教上的领袖,有著象徵性的意义。虽说这时天方教还不是后世那般疯狂,但下杀手也难免会引来群起攻訐。
“至於继续关著,”吴文辉顿了顿,继续说道,“看似稳妥,却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其旧部、心怀不满的土人,甚至南洋的其他苏丹国,或许都会以此生事。况且,苏丹活著,便是北大年土人心中一个未曾消失的象徵,对我们彻底消化北大年,只是百害而无一利。”
吴天成闻言,挠了挠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真要放了?他城內的贵族虽说都被我们处理乾净了,但要是他去投靠吉兰丹、丁加奴等其他苏丹国,不是给我们留下更大的麻烦吗?”
“放?”吴文辉断然否定,“放了就会生出更多事端,实在不行还是杀了吧,反正我们占据了北大年就已经让那些天方教国家多有不满了,杀了苏丹也无非是再多一笔帐罢了”
殿內陷入短暂的沉默,连空气似乎都为之一滯。
这时,吴天佑忽然看向吴志杰,开口问道:“志杰,那依你之意呢?”
这时,吴天成才意识到是吴志杰提出的这个问题,想到自己先前和他相处的经歷,他急忙开口问道:“是啊,志杰,你怎么看?你不会已经有了计策吧?”
“父亲,四叔!”吴志杰適时开口,话语中却带著一种自信,“我们为何不將这烫手山芋,交给真正需要他的人呢?”
“交给谁?”吴天成看著他,目光中带著探询。
这时,吴天佑和吴文辉心中似乎有了答案,只是脸色却有些复杂。
吴志杰深吸口气,眼中却闪烁著洞悉时局的光芒:“交给曼谷,通鑾这时候正需要他。”
此话一出,场中再次陷入一片死寂,甚至比先前还要更甚。
交给暹罗王拉玛一世,在此时確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以暹罗的实力,就算直接砍了马哈茂德二世祭旗,南面那些天方教国家这时也不会想著该怎么报復,而是应该担心如何不被暹罗吞併。
此时的暹罗虽屡遭战乱,却依旧有著横扫整个马来半岛的实力,通鑾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天方教徒的不满。
而且,这时暹罗还正和缅甸打的火热,从场面上来看局势也並不乐观。在吴志杰的记忆中,今年的这场战事双方將会一直奋战到年底十二月,那时候正是雨季峰值,缅甸將无法再维持自身的物资运转,到时候自然会退兵。
也就是说,暹罗至少还要再挨七个月的打,才能获得这场战爭的胜利,或许也不能算是胜利。
如果这时,吴家將北大年苏丹送到曼谷,交到通鑾手上,光是暹罗士兵的士气就能振奋不少,更別说巨大的威望了。
北大年苏丹国可是叛乱已久,只是暹罗一直没有腾出手来教训他,眼下竟然在通鑾的统治下,由暹罗境內南边的宋卡城吴家將他消灭。还生擒了他的苏丹,这可是先王郑信都没有做到的事啊,这將对整个暹罗都是巨大的振奋。
到时候,通鑾绝对会给予吴家丰厚的回报,別的不说,光是爵位就绝对能提到最高的那一档,或许被直接封为昭披耶(公爵)也说不定。
无论如何,將北大年苏丹交上去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穫,只是在场眾人还是有些难过心中那关。
通鑾,两年前政变的最大受益者,很难说郑信的死和他无关,而在吴家眾人心中,他更是最大可能的凶手。
而郑信,这个名字对於所有的潮州人,包括一直跟著潮州人混的吴家这些漳州人来说,都是一个常人难以想像的存在。
吴家如今的这一切可以说都源於郑王,从最开始宋卡的统治法理,到后续的爵位上升,以及最终宋卡从原本的化外之地,最终升格为府成功纳入暹罗的统治之下,吴家也因此正式成为暹罗的统治阶级,都离不开郑信的帮助。
吴志杰的祖父吴让更是后来成为郑信多年的好友,他对吴家眾人的影响也很难移除。这也导致如今宋卡与暹罗之间的关係一直若即若离,属於一个半独立的政权,这也是如今在场眾人不愿向通鑾低头的原因。
“爹,四叔!”吴志杰平静,话语却是前所未有的冰冷,“郑王已经死了两年多了,通鑾的上位也已早已不可更改,我们吴家也该认清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