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通人情的军法,引起了不少民间怨言。
所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了。
“现在山中,我有红岩、东江、黑木三城,此外西部平原那边,后续有了余力,也要建设一座城池。
如此,便是四城之地。
这四处城池,都管辖百里之地,相当於外界越国的一县。
也就是说,我需要设立四个县衙。“
陆云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地盘,提笔在纸上写下了红岩、东江、西江、西原四个名字。
西江城,即原本的黑木城。
出於先前给火塘寨改名东江的同样理由,为了抹除黑木城原本的蛮夷痕跡,陆云准备將此城改名为西江城。
名字来源,便是西江城统领的区域处於东江之西,正好与处於东江之东的东江城呼应。
西原城,顾名思义,即西部平原。
这是他为西部平原上,给將来要建设的那座城池起的名字。
“按照越国规制,一个县衙,分为吏、兵、户、礼、刑、工六房。
每房设长吏一人,佐吏四人。
六房合计三十人。
另外还有捕头、仓吏、河泊吏、课税吏、阴阳吏、医吏、驛丞等吏员。
这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吏员加起来,也约在二十人左右。
此外,还有县令、县丞、主簿、教諭、县尉、典吏、巡检等文武官员,大致十人。
以上所述,一县之中,便需官十人,吏员五十人。“
陆云回想著县衙的架构,计算著自己手中的人才储备。
山中四具之地,仅是官员,便要四十人。
吏员,更是要二百人。
如此数量,让人咋舌。
好在陆云对於人才的培养,向来重视。
凡是他麾下常备军队,入伍之后,都要识文断字,学习算术地理,堪称全才。
虽然这些知识都只是粗通,但下放到地方,做一些小吏,却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两百吏员,只需从红岩、东江二军之中,抽调两百军士,便可胜任。
至於剩下的四十名官员——”
陆云想到这些有品级的官员,陷入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