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接下来的时间,便专心准备迎接郡御史之事。
忙碌之中,五天很快过去。
景和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隨著一艘华丽的大船从东江下游驶来,郡御史汤杰,来到了居风县。
“见过御史。”
陆云带著县衙一眾官吏,前来码头迎接。
“诸位请起。”
御史汤杰看著眼前一眾將官,视线移到人群中心的一个青年身上,笑道:“你便是陆奋威吧?”
陆云起身,点头道:“下官便是陆云。”
汤杰上下打量著他,眼中颇有好奇:“近些日来,郡城那边对於陆奋威做的事情,可是议论纷纷,引起了不少话题。
却没想到,领兵歼灭蛮夷,武功臻至一流的陆將军,看起来完全与我一般,是个书生模样。”
陆云闻言,笑道:“御史莫非忘了,我也是进士出身,那是从童生、秀才、举人,一步步考上去的。被天子钦点,是景和二十五年的新科进士。”
汤杰一拍脑袋,摇头道:“瞧我这记性,真是人老了。说的没错,陆奋威可不仅是將军,也是我朝廷的居风县令,进士出身啊。”
说这话时,汤杰语带深意。
之所以先提奋威將军,而不提居风县令,可不是他忘记此事。
而是想借这个由头,试探一下陆云的態度。
眼下看来,此人主动提及自己进士身份,表达了对朝廷的认可。
从这点看,对方还是心向朝廷的。
想到此,汤杰心中微安。
这时,官船上的一眾御史隨从,也陆续下来。
陆云见此,便邀请道:“下官在县內准备了宴席,为御史接风洗尘,还请移步。”
汤杰道:“有劳陆居风带路了。”
迎著眾人回到县城,陆云叫来了县衙官吏以及本地乡绅一起接待,席间对汤杰多有奉承,可谓宾主尽欢。
到了次日,等宿醉的汤杰醒来,开始执行公务。
陆云则拿著早已备好的各种公文,前来匯报。
“赴任三年,便能新设两处小镇,挖掘一道沟渠,开闢两万亩良田——”
汤杰翻阅著陆云呈递的公文,看著上面诸多政绩,也不免点头:“看来陆居风除了擅长武事之外,对於文治之事,也颇有心得啊。”
陆云谦逊道:“下官不过本分行事,用心抚民罢了,称不上心得。”
汤杰微微点头,没得这个话题多说,面容严肃起来:“不过即便有这等政绩,这也不是你擅自抢掠它县百姓,充实自己治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