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要留在山上村了,你在,我不安生,你那些医界前辈,也不会跟我说实话。”
揉了揉有些发疼的额角,虽说是在山上村,但杜老爹这边还是如在杜家小楼一样,话说完,就将李胜利给撵走了。
许多事,也不是安生与否的事,只是杜老爹跟李胜利,都是一样的态度,那就是不想让人知道,翁婿两人的接触过于频繁。
见贤婿利索的离开了别院,杜老爹接茬揉着额角,从公文包里拿出信笺,就开始写起了自己的报告。
今天翁婿两人谈的有点多,也有点重要,趁着印象深刻,老杜这边也要劳于案牍的。
从山上村下来,李胜利用两天整理了一下思路。
就边贸而言,北边的崩塌,八八年就算开始了。
那时节也正是国际上的肃杀期,国内也是一副秋末冬初的样子。
李胜利这边本来是打算,一两年之后,如严打的时候一样,下去转个一两年,再滑脚去趟港城的。
如今杜老爹提了西北的事,又有领导的遗泽在,有些事总要有人挺头去做的。
这次带上骄阳国际,以及群星、长路,也是为了让他们顶缸的。
西北那片将来的水深,未免淹死,还是需要让高个子站在水里的。
大致想好之后,李胜利就给丁岚的学校打去了电话。
既然群星、长路入局了,丁岚这个丁家小姐,还是要跟着走一趟的。
除了丁岚之外,李胜利也给弟弟李建设、妹妹李映红打去了电话。
如今两人已经研究生班毕业,在城里中医院实习。
与名老中医们相比,他们缺了江湖历练这一关,有些事见过才会有经验。
这俩的天赋一般,只能慢慢等着熬资历了,兴许以后还有别的机会。
所以对弟弟妹妹在医途上的进境,自打两人研究生毕业之后,李胜利就不怎么关注了。
如今兄妹两人,做个中医师勉勉强强,想要精进,全靠时间的打磨。
最好的师资条件,李胜利这个做哥哥的已经提供完了。
这俩如果自小学医,还能在四五十岁成名,初中毕业再学,比起中医世家的传人,终是差了底蕴。
想要成名,没有什么大彻大悟,起码要五十岁以后了。
中医入门之后,也真的需要一定的悟性,这种悟性说来也简单,无非自小的耳濡目染。
这就关系到,医家前辈教你的时候,你能不能立刻听懂了。
听不懂等着以后再悟,当初师父教的,也只余残枝败叶了。
硬堆,李胜利也能让弟弟妹妹早一些成名。
但山上的名老中医,那是在熬命,李胜利不会为了他们,浪费医界前辈的生命。
原因也简单,即便两人成名,也不会成为老邓那样的人物。
坐诊,中医师的本事就够,稍微有点历练,精进一下,本事就足够用了。
中医这行当,不说本事越大责任越大,也是差不多的。
悠然进境、闲暇度日,未必不是最好的人生路,兴许这俩悠然间,一朝顿悟,还真能成就名家呢。
给兄妹两人请假,李胜利自己的面子就够用,陆续打了几个电话,就将兄妹两人暂时借调到了函授学校这边。
这次去西北,李胜利还打算散下去部分学员,既然涉及到了领导,做事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全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