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了一眼面前试探自己的老头,李胜利苦笑着给了柳爷答复。
近江的假药产业,就算是正经博弈的开始了。
算上之前的建议跟投资,李胜利展现了财力,现在就是真正亮肌肉的时候了。
这次杜老爹如果处理不当,李胜利不仅会将用了假药的撺掇出来。
各地的赤脚医生跟乡镇上的中医诊所,也会参与其中。
因为补助过赤脚医生之后,部里已经有了将赤脚医生推给市场的想法。
三百多万赤脚医生,一年至少大几亿的直接拨款,对上面而言,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养着这么多赤脚医生,李胜利也没那本事,即便有那本事,赤脚医生也不是他该养着的。
如部里想的一样,该养着赤脚医生的,应该是市场才对。
但直接推向市场,多少还是有些残酷的。
方法,李胜利之前已经试过了,如今的云贵川、闽浙赣,他不敢说个个赤脚医生都有不错的饭辙。
但他之前的试验,还是可以惠及小半赤脚医生的。
跟村里合股做产业,养活赤脚医生,仅是附带的好处而已。
他之前的试验,有些人视而不见,所以,他才要找到杜老爹,说一说近江的假药产业。
这份试卷,杜老爹那边答的不及格,有些事就不好再坐着谈了。
“小爷,您也是!
老话说月儿弯弯照九州,有人欢喜有人愁。
您何苦非要做那夜月呢?
好好的过日子,欢欢喜喜的享乐不好吗?
当年您在洼里发了弘誓大愿,做到如今地步,已经算得上圆满了。
都说光棍不斗势力,您这又是何苦?
冒着偌大的风险不说,后人还不定怎么说您呢!
兴许说起小爷您,只一句医界霸王,也就了了……”
看着当年为了饭辙而游医乡里的穷酸小子,长成如今锋芒毕露的模样。
柳爷心里既有欢喜,也有担忧。
欢喜的自然是柳家传承大兴,忧虑的就是李胜利目前在做着的事儿了。
养匪以自重,这话虽说不好听,但就是自家传承人的真实写照。
按照经验,这类人多半不得善终的。
中医大传承,对柳爷而言,是不及自家传承重要的。
如今山上的返本归源已近尾声,只要后续做好了药性的厘清,那柳家医脉,就是明时的鹤年堂,前清的同仁堂。
加上李胜利手里,诸多医界名家的向死书,延寿柳家的名号,不敢说千秋万代,但传个几百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柳家虽说人丁单薄,但自家传承人李胜利却是子嗣兴旺的。
如今已经十好几个孩子了。
除了平安他们几个,其他孩子都在山上被诸多医界前辈开蒙。
现任丁小姐的几个孩子,或许也不会从医,但山上那几个也就够用了。
借助李胜利在山上的留的恩义,两三代之内,他家里的血脉,必然会有医界众人的提携。
即便是两三代之后,这份善念与恩义,也能长久的延续。
只要有俩名医还感念此时李胜利的恩义,李家医脉就不会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