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这些内容,一个人将更容易与自己的内心和平相处,获得内心的平和。
与爱人相处,获得新家庭世界的和平
人生的道路面临太多的荆棘和障碍,我们需要有人与自己携手并进,但处理不好家庭不仅无法让自己走得更稳,反而让两个人都跌落深渊。
与爱人相处前,要明确我们不因任何爱情之外的因素缔结婚姻,这包括社会的舆论、父母的压力、经济的企图。如果实在没有爱的人,不婚也是一种选项。“无后为大”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伦理,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瓦解,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自由个体。婚姻自由,其中不仅包括选择伴侣的自由,更包括不结婚的自由。
婚姻是爱情的起点,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方式。由于长久以来的物质匮乏,婚姻在中国人普遍看来是一种面对残酷生活的避难所,而并非爱情的起点。我们见过太多的案例,两人结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这样可以分摊花销,在经济上降低成本。那么,我们首先要赚钱,获得经济独立,唯有如此,才可以谈谈真爱。
与爱人相处时,要明确婚姻不应损害任何一方在工作、事业和人格上的自由。结婚是为了让两个人更强大,而不是互相损害。
与爱人相处的婚姻本应美好。
与父母相处,获得旧家庭世界的和平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但也是因为这种关系,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反而承受了很多不能言说的压力和苦恼。只有与父母和平相处,维持旧家庭世界的和平,我们才能全力追寻自我。
与父母相处,要尽量不接受父母的经济帮助,如果仍在接受,要尽早摆脱这种帮助。我们必须明白,任何经济资助都伴随着条件,哪怕来自父母的帮助,也会伴随着控制。即便他们没有这么说,甚至都没有这么想,但我们还是应当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定要独立。
与父母相处,尽早实现个人的独立,其目的是让父母成为自己的朋友,而非保护伞。父母与孩子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成功与独立不应以牺牲父母的幸福与自由为代价,反过来,父母也没有权利要求子女为其而活。
父母的建议,只是他们基于人生经验给孩子的一种参考,而非命令,也绝不意味着正确。我们的父母,生活在工业,甚至农业时代,他们人生的轨迹,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有太多的不同,已经丧失了参照意义。我们要相信自己直觉的判断。在这个时代,因为自己体会过,自己最了解,所以相信自己比相信任何人都可靠。不要盲目相信父母,而是要超过父母,并让他们骄傲。
与父母相处,如果有不满,一定要表达,不要忍气吞声,不要逆来顺受。两代人必然有冲突,这并不需要回避。而与父母从反抗走向和解,是一个与过去传统和解的过程。独立是和解的前提,和解是幸福的先导。不会反抗,就一定会被控制,而不会和解,所有的成果都将失效。
与他人相处,获得外部世界的和平
在成长的道路中,除了爱人和父母,我们更多时候会与陌生人接触、交流、合作。与他人相处,在相处中向前,在协作中提升,是人生向前的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要相信契约。契约精神是整个文明世界多人互动的根基,无论是事业、感情、家国,对契约的尊重遵守,比金钱、权力更具力量。只有相信契约,才能理性博弈;只有理性博弈,才能透明竞争;而只有透明竞争,个人、集体和社会才能不断向前。
其次,我们要重视自己和自己所处团队的态度,因为这很可能影响后来人。我们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坚持我们的态度与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感召他人的过程。我们要对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充满信心。在互联网现代文明来临的今天,让我们去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在这里,任何独立的个人与组织都可以根据公开的游戏规则与契约来博弈,透明地追求自身最大化利益,我们在为未来而奋斗。
与自己相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他人相处,追求世界的和平。
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更好的世界。
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