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虽然时光流逝,
但黎明却始终不会到来,
这就是明天的特性。
让人目眩的光芒,犹如黑暗。
唯有我们觉醒之际,
天空才会破晓。
破晓的,不仅是黎明。
太阳,只是一颗晨星而已。
医生可能会明智地建议病人换一个住处,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谢上帝,这里并非整个世界,新英格兰没有七叶树,这里也很少听到几声嘲鸫的啼叫。与我们比起来,大雁更可以称为世界公民。它在加拿大吃早餐,在俄亥俄州吃午餐,最后到南方的河湾上梳理羽毛、睡觉。即使是野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随季节的变换而转移的,它们在科罗拉多州牧场吃嫩草,等到黄石公园的草更嫩更甜时,它们就会迁过去。
然而我们认为,如果拆掉栏杆和篱笆,在田园周围砌上石墙的话,那我们就有一个固定的生活区域了,我们的命运也就固定下来了。
你如果被选为镇上的办事员,那么你今年夏天就不能到火地岛去旅行了,但你却有可能到地狱之火中去。宇宙比我们目之所及宽广得多。
但是,我们应该像个充满好奇心的游人,经常坐在船尾观赏周围的风光,不要像蠢笨的水手一样,把趣味盎然的行程变得絮絮叨叨。地球的另一面住的只是与我们相同的人家。我们的航行只不过是绕了一个大圈而已,医生的处方也只能治治皮肤病。一个人急匆匆地去追捕长颈鹿,然而这必定不是他所要追逐的猎物。试问,一个人若能追捕长颈鹿,他又会追多久呢?鹬与山鹬也能为你提供极为难得的运动;但我认为更高尚的游戏是射击自己——
“直视内心吧,你会发现
自己的思维中尚有一千个区域
未被发觉。游览这些地方吧,并成为
这内在宇宙的专家。”
非洲代表什么?——西方又意味着什么?在这地图上,我们的灵魂岂非一片空白?尽管当被发现后或许呈现黑色,像看到海岸线一样。我们找到的将会是哪条河的源头——尼罗河?尼日尔河?密西西比河?还是环绕大陆的西北走廊?这些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吗?富兰克林是唯一走失、并让妻子那么急切地去寻找的一个人吗?格林耐尔先生又怎么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呢?你还不如像蒙格·派克、路易丝、克拉克和弗罗比什一样,去探索自己内心的河流和海洋,去探索自己心灵更高的纬度呢——假如需要的话,装上一船肉罐头以养活自己,然后把空罐子堆得高高的作为标记。发明肉罐头就是为了保存肉吗?不,还是为了让你成为哥伦布,去探索整个内在的新大陆,去开辟新的航线,但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交流思想。每个人都是自身内在领土的统治者,与它比起来,世俗的沙皇俄国只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一个冰雪遗留的小丘。而那些对自己不够尊重却足够爱国的人,完全能够舍大求小。他们爱自己坟茔上的黄土,却不怜惜鼓舞自己泥胎肉体的那个灵魂。爱国心是他们头脑中的蛆虫。声势浩大、耗资浩繁的南海探险,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间接承认:在精神世界大片的陆地与海洋中,人只是其中一个峡谷或水湾,自己从未勘察过。是的,坐上政府大船,有500名水手与仆人相助,航行几千英里,经历严寒风暴,穿越食人岛,比起在心灵的海洋探险,到大西洋和太平洋探险要简单得多。
让他们漂游探测那异域之地的澳洲,
我心中有更多的神,而他们心中有更多的路。
环游世界是为了到桑给巴尔岛去数一下老虎的数量,这并不值得。不过,要是没有更好的事可做,那还是去吧,或许你还能找到个“西默斯之洞”,从那里你最终能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黄金海岸或奴隶海岸,都面向着这私人的海洋;尽管不论从哪里出发都可以直接到达印度,却没有一条船有勇气开出海港,驶向那茫茫不见大陆的内心海洋。尽管你已经学会了一切方言,习惯了一切风俗,尽管你比一切旅人行得更远,适应了一切气候与水土,连斯芬克斯都被你气死撞碎到石头上了,你还是要听从古代哲人一句话:“到你内心去探险吧。”这需要眼光与魄力。只有败将与逃兵才会走向战场,他们是一些逃跑而又被征召的懦夫。现在就起程吧,向最遥远的西方前进,不要停留在密西西比河或太平洋上,也不要到古老的中国和日本去。勇往直前吧,沿着地球的切线走,不管冬夏,不管昼夜,不管日出日落,永不停息,直到地球消失。
据说,法国政治家米拉波为了确定正式对抗神圣的社会法则到底需要多大的决心,曾经当过拦路贼。
他说:“一个勇敢的士兵,勇气只有强盗的一半。”“荣誉和宗教,永远不可能阻碍一个谨慎而坚定的决心。”然而在这个世界上,米拉波总算是个男子汉,可是这很无聊,即使他并不是无赖。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将会发现“正式违抗”所谓的“社会神圣的法律”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因为他服从了一些更为神圣的法律。
人们对待社会制度不该像他那样,而应该依从本性——如此便不会与一个公正的政府作对,如果碰到的是一个公正的政府的话。
我离开森林的理由,和我搬进森林的理由一样。我认为自己或许有各种不同的生活要过,不该再把时间耗在森林里了。令人惊讶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的特定轨迹。在那里居住不足一周,我的脚就踏出了一条小路,从门口一直通向湖滨,距今不觉五六年了,这小路依然还在。是的,我想是别人也走了这条小路了,所以它现在还通行。大地表面很松软,人走过之后会留下足迹,内在旅程的道路也是如此。
世界上的道路,又破又旧。传统与因循的辙痕,如此之深!我不愿待在船舱里,宁可走到桅杆前,站在世界的甲板之上,以此看清重山中的月色。我现在并不想走下船舱。
我从经验中至少了解到: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进行,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通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将要穿越一条看不见的界限,把一些事物抛在后面。在他的身边和心灵中建立起一些更新、更普遍、更自由的规则,或者扩充旧的原则去生活。他生活得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就越显简单,寂寞将不称其为寂寞,贫困将不称其为贫困,软弱将不再称其为软弱。如果你造了楼阁,你的劳苦并非枉然,楼阁就应该造在空中,现在就为这些奠定基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