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伟人的风范的散文>朱镕基不修传

朱镕基不修传(第1页)

朱镕基不修传

《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了,里面一则资料很有趣。有人要为他写传,他就给人家写信说:“我必须明确表态,千万不要这么做。国事艰难,舆论纷杂,飞短流长,诚惶诚恐。如再授人以柄,树碑立传,罪不可逭。千祈停止撰写一切涉及我的回忆或评论材料,并代我广告亲友,不胜感激之至。”

借权出书立传在各级官员中已成趋势。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己写回忆录、日记,亲自立传。二是动用权力、财力,组织他人为自己立传,或二者并举。于是书市就多了一些垃圾,历史就多了一些包袱,同时也多了一点幽默,留下了一些笑话。

凡有资格立传者,必是干过一点大事,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知名度的人。传者,传()也,能传给后人一点东西才有价值。既然是为后人而立那就让后人去做,从来都是政声人去后。你看,凡史上有价值的传记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由后人从容道来。但急于立传者不这么看,理由是“趁我在世好核实材料”。说是核实却常是隐恶扬善,添枝加叶,自为粉饰。还有一个潜台词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着在世,何不享受一下吹捧的泡沫。说到底是私心加虚荣。过去帝王和贵人常在生前大修陵墓,为的是死后再延享生前的荣华尊贵。生前立传有如活人修墓,也是此意。但这实在靠不住。陶渊明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比今人还懂得唯物辩证法。连亲人也只有短时余悲,外人能念你几时?如果你没有干成一点大事,有何理由让人记住?如果你干了大事,历史又怎能忘记?再说既为官就是以身许国,还要这点虚名干什么?你看第一代领导人,毛、刘、周、朱等,没有一个人生前修传,周恩来连骨灰都不留。方志敏为敌所俘,敌兵搜遍全身并无分文,他当然也没有想到此生要为自己留一本传记。开国将帅,许多人身上都留下了累累弹痕,但谁也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留本传记。再往上推,文天祥被俘九死一生,在狱中写了一首《正气歌》,他没有想到去写自传;司马迁是中国传记文学的鼻祖,写了许多至今还熠熠生光的人物列传,却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小传。封建社会的皇帝也懂得这一点,没有人在位时给自己修传,而是听由后人根据他的行迹来评说,所谓“谥号”。传者,写人不写己,传世不娱时。

朱镕基不让人为自己修传的理由有二:一是“国事艰难”,顾不上干这种事。一个高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有心忧天下,无心抹脂粉。二是干这种傻事必将“授人以柄”,传为笑话。他说,我脾气不好,就以“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为座右铭。朱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他性格直率,容易冲动,在任上骂人无数。朱说:“你没有贪欲,你就刚强,什么也不怕。”其实,不贪让人刚强,更让人冷静。朱镕基在修传这件事情上就不肯上当,他说:“千祈停止撰写一切涉及我的回忆或评论材料,并代我广告亲友,不胜感激之至。”你看,又求人家,又感激人家不要给他写传。真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只缘心中无私欲。其实老百姓对公务人员的要求就是少点私心,多点真话,这是底线,最低要求。但不少官员硬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反而私随权增,利令智昏,授人笑柄。

书友推荐:女神攻略手册燕尔(古言1v1)垂涎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天仙师娘惊悚乐园修订交易沦陷鱼目珠子(高干1v1)逍遥小郎君翡翠衾(nph)被嫡姐换亲之后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的年轻岳母重生少年猎美望门娇媳在北宋当陪房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穿书后成了狼孩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房客(糙汉H)
书友收藏: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绝品宏图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梨汁软糖【1V1甜H】官道之权势滔天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护国利剑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官路浮沉听说你暗恋我陈放顾静姝认知性偏差官路扶摇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