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伟人的风范的散文>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

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第2页)

恩格斯在解释假说并不是真理时有一段名言:“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三百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99%、99。9%、99。99%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必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海王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后来加勒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可见在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实事求是,而是客观实践还没有到这一步。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在氧气没有发现以前,人们认为燃烧是因为物质里有“燃素”,到拉瓦锡认真观察实验之后,才知道不是什么“燃素”而是氧气在起作用。在开普勒以前,人们认为行星绕太阳按圆周轨道运行,经开普勒的深入观察计算,指出行星运行轨道不是圆周而是椭圆。并不是拉瓦锡、开普勒以前的人不想实事求是,是客观实践还没有成熟。1976年10月,逮捕了“四人帮”,大家急着让小平出来工作。叶帅说:“不能急,要不真成了宫廷政变了。”现在我们都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殊不知就在这次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四中全会才进了小小一步“不要包产到户”。实践之履在艰难前行。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四个建设”,不是以前不想提,实践要一步一步来。

科学研究常有假说,社会科学方面常有先进的理论。就是说,人们从理论上已经可以推出某一规律,但是在实践没有检验之前,仍然不敢下结论。爱因斯坦1905年就推出质能互变公式,但到1945年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才证明这种互变引发的巨大能量,中间又经过了四十年的艰苦实践,也就是说他们小心谨慎,实事求是了四十年,终于求得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以后又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在这之后的一百六十年间,世界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实践)。苏联东欧是一支,建立社会主义七十四年后又垮掉了。北欧社会民主党的试验是一支,过去我们不承认,现在看来,值得总结。中国几经曲折,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可见要逼近真理,其间隔着一个多么漫长的实践过程。这时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社会主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将来的社会主义还会有更大的差别。这是理论与实际的误差。修正这种误差只有靠实践,谁也不要奢望省略它,超越它,一步跨到共产主义。

我们第一,要尊重实践,特别是要尊重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第二,要耐心,千万不能犯急性病,不能妄图缩短甚至跨越实践。轻易不要提什么“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之类的口号。

六、自满阻力——唯我独尊,听不进意见。

人一自满,便不能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凡这种人大都有知识,有经验,而且还很丰富。当他的知识、经验在胸中胀满时,便要以我为标准了,好像一个富翁,财大气粗,什么也瞧不起。我们平常说要虚怀若谷,就是时时把你的胸怀空着,准备接纳新事物,接纳未知的东西。你自以为大,店大欺客,主观欺侮客观,反过来必定自己受欺,客观事物决不会向这种人**真情。这种人在当初可能曾经实事求是,但当他取得一点知识,有一定经验之后就渐渐变得骄傲自满,变得故步自封,滑到了唯我独尊的深谷。

历史上因过分自信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很多。《三国演义》上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都是由于过分自信,脱离了战局的实际。李自成也是个自满的典型。毛泽东同志曾劝人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李自成在夺取政权之前待人处事,审时度势,各方面还比较谨慎,比较能实事求是。一坐上大顺朝的宝座,就忘了内外危机,就不能明察秋毫,终至脱离实际,丢了江山。毛泽东同志在我们党内是首倡实事求是作风的,进城前还特别提醒全党,不要学李自成。在进城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特别提出谦虚谨慎,甚至规定了不祝寿、不以人名命名、少拍巴掌、少敬酒和挂像时不与马列并列等细节。但是到晚年他却背离了这一原则,又过分相信自己的权威,不能正确对待中国的新实际。庐山会议上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他不听,还大发雷霆,下山前宣布说,我要编一本《人民公社万岁》的书,写一篇一万字的长序,痛驳全世界的反对派。结果书刚编好,就三年困难,不了了之。

自满是实事求是的主观障碍。当你已经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你就不可能再去“求”。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就是说一个人当他追求的目标未达到时,他有强烈的进取心,处处虚心,处处小心。而当这个目标达到时,他就总想保守它,这时便很难找到新突破口,很难发现新事物。不是找不到,而是连找的动机念头也减弱了,没有了。甚至当别人找到新事物时,他还会大喊“不可能”,这是最可怕的。

七、情感阻力——以感情代替政策,靠情感决策。

一个人可能也有知识,也有经验,也不自满,他已克服了前三道障碍,但他把握不住自己的情绪,在这第四道障碍面前无法实事求是。因为前三个阻力是他不能为,如有人用障眼法,遮住了他,他力所不能,智所不逮,找不到实事求是的门路。但情感障碍非不能为,而是不愿为。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感情代替政策。他决策一件事时连他自己也知道是在赌气。

孙子兵法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人一旦为感情所俘虏,就会失去理智,明明知道别人对,也不愿附议,宁可不为,也不愿增加他人的光彩。总是后任否定前任。你盖的楼,我偏要拆了重盖。这种心理它已不单单是以我之利害来决是非,而是以我之好恶来定取舍了。哈恩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1938年底他正苦苦研究一个核放射课题,未有结果。这时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也在研究这个题目。哈恩的助手发现了伊伦娜的一篇论文,很有见解,哈恩却因二人过去曾有矛盾,拒不阅读,说我不看那个女人的东西。在助手劝说下,他拿起一看非同小可,受到启发而发现了核裂变,并于194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成果直接导致了原子弹的研制。如果他还顽固地坚持私人成见呢,这项成果还不知落在谁手。

情感可以干扰理智,许多大人物,都是被情感打败的。胜利可以冲昏头脑,悲伤也可冲昏头脑。关羽一死,刘备就不顾一切发兵报仇,结果大败。不实事求是,不能冷静分析敌我形势。

八、权威阻力——自以为是,号令天下。

恩格斯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显而易见的权威。社会不能没有权威。权威是某一领域正确意见的代表,正像经验是有益体验的总结。但是权威有两面性,它和经验一样,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包办未来。现实生活中只有过去和现在的权威,而没有将来的权威,它一样要受实践的检验。当权威发挥其正确的指导职能时,我们探求新事物会事半功倍;当权威持错误的观点而要别人服从时,我们在通往实事求是的路上便多了一道障碍。况且在很多情况下,除屈从之外,人们更多的是自觉服从权威,这样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高权威。但是在一些问题上由于他的绝对权威,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或者根本就没有想到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这样就造成不少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现在人口问题已成了中国最大的压力。1957年马寅初先生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主张控制人口。后来毛泽东同志反对,说人多热气高。康生、陈伯达又兴风作浪,批判马是资产阶级人口论,结果“错批一人,多生数亿”。1959年庐山会议前,党内已有不少反冒进的意见,庐山会议原来也准备纠“左”,会议中间又转成反右倾。连续几年周恩来、陈云的经济思想都遭到批判,在农村包产到户问题上,邓小平、邓子恢等同志的正确意见也连遭否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主席的权威和大家的服从,结果使我党在经济建设、农村政策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实事求是。

以权威而阻止后生新进的例子在自然科学史、社会科学史上屡见不鲜。光速不变是相对论的前提,但是当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后,物理学老前辈、曾证明光速不变的迈克尔逊很不理解,他遗憾地说:“我真没想到,我的实验反倒促成了相对论这个怪物的诞生。”(他做那个著名实验时爱因斯坦才8岁)普朗克提出革命性的量子理论,约请十八位大科学家到会讨论,倒有八个像卢瑟福、居里夫人这样的大权威不支持。1869年35岁的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他的老师,化学权威齐宁却教训他:“不要玩魔术。"1884年瑞典25岁的青年学者阿伦纽斯提出电离理论,母校的教授嘲笑他“鼻子伸到了不该去的地方”,甚至国际化学界还形成一个由著名教授组成的反对阵线,为首的就是曾经发现了周期律的门捷列夫,说这是“奇谈怪论”。但电离说还是胜利了,发现者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我曾经忽发奇想,如果把每一个学者,他当初怎样受权威压制,后来又怎样以权威而压制别人,这样排列下去,就是一条如长城城垛式的波浪线。这正象征了事物的波浪式发展。每一个权威在他事业和学业的兴盛时期都给社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历史所记录的大都是他这一瞬间的光环。但是正如人的肌体会衰老一样,不少权威的思想在晚年都变得保守消极,无法继续做出新的贡献。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权威,一方面又不能绝对迷信权威,不能靠他们鼎盛时期的光环来为我们永远地照亮,更要警惕自己不要自充权威。

权威对正确意见的否定,就像家长对孩子的管制一样,是无所谓对错的。按林彪的话说:“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权威以自己的自信和经验来决策,别人以对他的崇拜和信任来服从。这时的标准只是信与不信或忠与不忠。这里面本身就潜伏着一种对实际情况的忽略,因此很可能偏离实事求是。正如经验的一半是失误,权威的一半是过去,它在实践面前同样要重新接受一次检验。但正如我们往往错把理论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样,也常错把权威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于是在通往实事求是的大路上又人为地树起一个屏障。

九、利益阻力——私心作怪,明知故犯。

马克思讲:“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是分成各种阶层、各种利益集团的。各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会意见不一,有时甚至会很对立。所以同样一件事,一项政策,会有不同反映,所谓众口难调。这也为实事求是带来困难。有两种情况,一是一项政策好,实事求是,但因侵犯了某一阶层某一集团的利益,遇到客观阻力,难以推行。二是某集团明知这件事对,但考虑到自身利益,昧着事实或良心有意不去推行。这时实事求是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实现,往往取决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集团势力的变化。

人总会有一点私心,为保护自己而不实事求是,以对我之利害来决定是非标准。成语言“指鹿为马”,是说秦丞相赵高专权,为试属下之心,便牵来一鹿,硬说是马。大部分大臣惧其势,都跟着说是马,唯少数几人实事求是,说是鹿。为什么有人跟着指鹿为马呢?不是不知,是有私心,不敢说。这样明显“指鹿为马”的事不多见,但为了保官,保自己的利益而说假话的事却太多太多了。

历史上所有进步的改革政策的推行都是符合规律的,都是实事求是,但都遇到了阻力。商鞅变法,侵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北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侵犯了朝中保守势力的利益;我们实行土改侵犯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西藏和平改革侵犯了上层奴隶主集团的利益;等等。这些人的利益该不该侵犯,该不该剥夺呢?当然应该,因为如果保护他们的利益就妨碍了历史的进步。但是这些都遭到激烈的对抗,使改革在艰难中推进。如果没有对抗,则历史的进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进程,不知道要顺利多少。

“四人帮”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最大的是迫害刘少奇同志的冤案,硬将少奇同志打成叛徒、内奸。“四人帮”派人到解放前少奇同志工作过的地方去找蛛丝马迹,找不到就硬编,造假证。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与刘共事,“四人帮”就逼他作伪证。翦进退两难,只好自杀。他们自己也知道是在违背事实,昧着良心干事,更谈不上什么实事求是。但是他们就要这样干,为了巩固自己集团的利益。历史上其他冤案无不是这样造成的。秦桧对岳飞迫害,当人们责问有何证据时,只好以“莫须有”来含混过去。他们本来就不准备实事求是。

上面举的是大的政治集团因利益关系妨碍实事求是而使矛盾激化,这是极端的一面。而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小的利益关系。一些小的利益阶层和人群,从本阶层、本团体出发,会对一些本来合理的正确的决定、做法,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抵触和反对,经常妨碍实事求是的进程。这就要求主政者能站在最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按社会规律办事。同时也能照顾到各方利益,特别是不能借权谋私。

十、行政阻力——最后的阻力,强制阻拦。

比之与客观不符的无知、书本和经验阻力更可怕的,就是这种认识被上升到政策、法规、制度、体制,并通过行政权力去推行。这时实事求是遇到的阻力,已不是认识问题,而是法律、行政的制裁与限制。这是一种“硬实力”,一种强制。在这种阻力面前可能有几种情况:1。说假话;2。不说话;3。说真话,如彭德怀;4。辞职,刘少奇、周恩来都曾辞过;5。自杀明志,如田家英、翦伯赞。

在黑暗的中世纪,科学面对的主要不是科研本身的艰难,而是教会势力的反对。教会常就许多科学问题明文规定,只许说什么,不许说什么,如只许说太阳绕地球转,不许说地球绕太阳转。因为不按教会的口径而坚持说真话,1600年科学家布鲁诺被烧死,1632年伽利略被判刑,直到三百四十八年后的1980年才被宣布平反,这三百四十八年间地球照样转,但是教会照样不认账,因为它手里有教会的行政力量。富兰克林发现了尖端放电,并发明避雷针。英国皇宫装上了这种装置,但英皇讨厌富兰克林,因为美国曾是英国殖民地,富兰克林带头向英国闹独立。一天英皇散步时看见尖尖的避雷针,不由怒火中烧,下令全部改成球形的。下人明知违反科学,只好从命。因为皇帝有至高无上的行政权力,当然这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

我国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曾遇到不少阻力,这里有认识上的,但也有已上升到行政规定并以行政权力施行的。如农村土地承包,我们曾长时间认为是资本主义(认识)并写入文件限制(行政)。有的地方甚至规定一家养鸡超过几只就是资本主义,要“割尾巴”。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眼看极“左”的农村政策造成地荒人逃,在就要饿死人的情况下,决定分田承包。但当时这与规定不符,他们就私下定协议,按手印,立字据,分田承包,如以后事发,甘愿坐牢。可见由行政权力和体制所造成的阻力,已使得实事求是变成一种地下工作,一件多么艰难而又危险的事,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再往前发展就要揭竿而起了。当然,现在小岗村,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荣起点,小岗村农民立的这个字据也被革命博物馆收藏。

和行政法规相关的是体制。社会在按一定的行政法规运行中必定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体制对人的行为、人的思维,又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书本、经验、权威等一样,当它与实际相符时,有促进作用;当它与实际不符时,就有促退作用。但是只要这种体制不宣布废止,它就是一种制约,这时你要实事求是,就是逆水行舟了。比如与农村“左”的政策相适应曾有一个束缚农业生产力的人民公社体制,从1958年到1980年,整整存在了二十二年。可以想见,这二十二年间本来有多少可以实事求是的事情被耽搁下来。

随着实践的发展、历史的推移,政策、法规、行政命令、体制等必然要过时或不适应,它就成了实事求是的阻力,这时改变它就表现为一种改革或革命,有时甚至是政权的更替。因为这时所求的已不是某一项规律,而是整个社会转折发展之大规律。这较之某一项事业的开拓,这种阻力也就愈大,而克服阻力之后所得之真理,所取得之进步也就愈大。

怎样才能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如逆水行舟,每行一步都有其难。但这又是认识的必由之路,再难也一定要走,而且一定能成功。事物对立统一,有阻力就有克服这些阻力的办法,归纳起来有七个前提条件,或者说七个动力。只要坚持这七个前提,逆水之舟就会变成顺风之船了。这七条其中有三条,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都提到了。

书友推荐: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岁岁平安以你为名的夏天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误入官路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青花冷(先婚后爱H)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在北宋当陪房袅袅春腰望门娇媳天仙师娘垂涎陈放顾静姝他的暗卫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我的年轻岳母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被嫡姐换亲之后
书友收藏: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护国利剑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不乖(姐夫,出轨)爱你老妈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医道官途官途:权力巅峰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官梯险情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路浮沉潘多拉的复仇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