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我相信证据。”
办公室内一片忙碌,周易接过一份份报告,不断收集着案件的最新信息。
“饮料瓶上的指纹出来了,除了被害人和姜义燃的指纹外,另外的指纹分别属于超市的两名员工,均有不在场证明。”
“同寝室的另外两名学生下午一直在外面没有回过寝室,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另外他们两个也证实,饮料是被害人从姜义燃手中抢过去的。这两个人也都说宿舍几个人平时关系不错,很少会发生争执,更没有人结仇。”
“姜义燃的验血报告出来了,体内没有氰化物的残留痕迹。如果他所说的属实,那么他中午在喝那瓶饮料的时候是没毒的,毒物应该是后来被加进去的。”
“学校管理方面,每间寝室都有备用钥匙,由宿管集中管理。但是刚刚在我们排查的时候发现案发的203寝室备用钥匙并不在其中,这些钥匙常年用不上,宿管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丢的。”
“毒物来源呢?”
“苦杏仁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提取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任意含有苦杏仁苷的果核加以简单的设备和乙醇就可以提取,甚至可以不需要专业的化学仪器。我们在饮料中检测到的苦杏仁苷纯度较差,说明制作的人并不具备优良的提取条件。”
“也就是说,这个人不一定需要有化学背景。”
“是的。”
“周队,我们在现场提取了几枚鞋印,经对比均不属于203的几个人。我们询问过负责打扫宿舍楼的保洁员,确认在中午两点至两点半之间拖过二楼走廊地面,可以猜测嫌疑人是在地面未全干时进入的宿舍楼,从而留下了鞋印。技术科正在排查走廊的鞋印。”
“找足迹专家了吗?”
“找了。足迹专家判断,这个人身高在170-175之间,体重在120-140左右,走路习惯外足跟先着地,因此鞋的外后跟磨损严重。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正在对比隔壁几间宿舍的足迹。”
“监控上有什么发现吗?”
“被害人所在的那栋宿舍楼走廊里没有监控,只有大门口和楼梯间有监控。我们根据足迹专家给出的特征正在排查这些监控,符合这个身高体重的人占学生中的大多数,一栋楼里上千人,要排查起来需要一定时间。”
周易点点头,这样的情况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虽然现在摄像头早已遍布大街小巷,但所谓天网,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尤其在人口极为稠密的地方,即便是有监控想要从中找到一个不确定目标也一样困难重重。现在留给他们的最直接线索只有几枚鞋印,还不一定就是嫌疑人的鞋印。
周易看向监视器屏幕里的那个人,年轻人正低垂着眼眸坐在询问室里,整个人沉浸在沮丧和难过中。他看了眼韩芸菲,用下巴指了指屏幕问道:“这个人,你怎么看?”
韩芸菲对着屏幕说道:“他的反应和微表情都很真实,我看不出有异常的地方,除非他接受过非常专业的训练,否则我不认为他在说谎。而且单从作案手法上讲,就算他真的想给被害者下毒,他们住同一间寝室有的是比这要不着痕迹得多的方法,这种当着别人的面把下了毒的饮料直接递到被害人手中的做法,未免也太过招摇了。再说他也无法预料被害人会不会去抢他手里的饮料,难道他要次次给自己的食物里下毒,好等待时机吗?这也太扯了。再说作案动机,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姜义燃没有任何要至赵琛于死地的理由,你刚才不也试探过了么,他的反应都很正常,所以我觉得不是他做的。”
周易紧锁眉头,看着屏幕里姜义燃憔悴的身影犹豫的说道:“可你也知道,有的时候越是看似铤而走险的方法,反而越可能全身而退,咱们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这样的案子。”
韩芸菲摇摇头:“你说的是没错,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我看过他的简历,还有之前他见义勇为那次来队里录口供,我跟他有过短暂的交流,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本性没那么容易隐藏,一定会在最细微之处暴露出来,在我看来他没有什么破绽,基本上可以解除嫌疑。”
“小韩同志,咱们办案可不能靠直觉啊。”
韩芸菲嗤笑了下:“不靠直觉是吧?三年前那桩垃圾场焚尸案是谁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仅凭直觉就锁定了嫌疑人,最后让案件告破的?”
周易略显尴尬的辩解道:“我……那个叫经验,不叫直觉。”
韩芸菲笑道:“哦!你凭感觉就叫经验,我就叫直觉对吧?我说老大,你能不能别这么双标?好歹我也是专业的,不带你这么否定人的!”
“我没有否定你,只是在有更多的证据和线索之前,不能轻易排除掉任何一个人的嫌疑。”
韩芸菲耸耸肩:“哦,那咱们现在就去找呗,找证明我的直觉是对的证据。”
两个人刚一转身,差点撞上拿着报告迎面走过来的吴铭。
“老大,刚出来的检测报告。技术科在饮料瓶口附近找到了几根纤维残留,材质有羊毛和化纤两种,很像是从混纺的毛线上脱落的。猜测有可能是毛线手套一类的东西,在拧开瓶盖时刮到了瓶口下方的塑料圈毛刺而留下的。他们对比了姜义燃的衣物,材质均与残留纤维不符。另外瓶身上有几枚属于姜义燃的指纹残缺不全,被覆盖的纹路很像是毛线织物一类的东西,可以认定是在姜义燃触碰瓶身之后才发生的覆盖,因此可以排除是超市员工戴手套工作的情况。”
小吴把报告递给周易,韩芸菲在一旁伸着脑袋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