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电勉丁汝昌振刷精神,训励将士放胆出力。
七月七日,英国对中日宣战宣布中立。俄、法、德、美等国亦先后宣布中立。
七月廿日(8。20)李得韩王乞援密电。
七月廿六日,日迫韩订立攻守同盟条约。
七月廿九日,李疏陈北洋海军实力,谓丁汝昌熟悉海军情形,未便更调。同日,李电告在平壤之丰(升阿)、卫、左、兵马各统领速整营规,勿稍扰民。
八月一日(8。31)御史安维峻奏阻购船。
八月三日(9。2)李奏筹款购备新械。
八月十一日(9。10)电旨饬李鸿章查军械局枪械子药用销是否相符,有无窳败不堪应用。
八月十六日(9。15)日军四路进攻平壤,总兵左宝贵力战殉国。日军旋占领平壤,叶志超、卫汝贵等败走,死伤二千余人。平壤所存大小炮四十尊,枪万余枚,乃至文电粮饷,尽委于敌。同日,丁汝昌率定远等八舰自大连到大东沟,护刘盛休军登陆。
八月十八日(9。17)中日海军黄海大战,北洋海军大败于大东沟。济远不战而逃,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沉没,致远管带邓世昌等战殁。余舰退旅顺。
八月廿日(9。19)李鸿章上“据实陈奏军情折”,谓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惟有严防渤海,力保沈阳,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请另简重臣督办奉天军务。
八月廿四日(9。23)从李鸿章之请,命将临阵先逃之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正法。
九月一日(9。29)命奕祈在内廷行走,管理总署,并添派总理海军事务,会同办理军务。
九月二日(9。30)诏命宋庆节制前敌各军。
九月七日(10。5)李奏报大东沟战状,请优恤死事惨烈各员。同日,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等三十五翰林,联名参劾李鸿章。
九月廿七日(10。25)日军败宋庆、刘盛休军,占安东九连城。宋退守凤凰城,刘走岫岩。
九月廿九日(10。27)电宋庆,辽阳摩天岭险要,应饬刘世俊进扎。后州皮子窝来日船三十六艘,载兵陆续登岸,有分道内犯之势,旅大均吃紧。同日,电总署,凤凰城电报不通,容择要退设电局。
十月一日(10。29)宋庆弃守凤凰城。
十月五日(11。2)以畿辅大兵云集,派恭亲王督办军务,各路统兵大员均归节制,庆亲王奕劻帮办军务。翁同翕、李鸿藻、荣禄、长麟,会同商办。七日,恭亲王奕祈访英、美、德、法、俄各使,请调停中日战事,允朝鲜自主与赔偿军费。
十月九日(11。6)日军陷金州,副都统连顺走旅顺,总兵赵怀业部不战而溃。日军旋陷大连湾。军储尽资敌。
十月十日(11。7)慈禧六旬庆典,在宫中受贺。庆典用费达千万两以上,日后京城流传“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之讽刺联。
十月十一日(11。8)李电命丁汝昌速带六船回威海来沽面商,往旅拼战,成败刮钝,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十三日,朝廷电谕李鸿章,速命丁汝昌将旅坞定远、来远两船带出,旅顺援兵仍设法远送。
十月十五日(11。12)旨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前往俄国唁俄皇亚历山大三世之丧,并贺新皇尼古拉二世即位。
十月廿日(11。17)驻华美使田贝密报美国总统,谓:“中国以完全无准备状态而卷人战争,乃史无前例。其主要原因为统治者之无知及与人民脱节。……中国政府几乎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中国军队中贪污吃空额营私、盗换公物、扣饷以为常。鸿章之名誉为虚传,彼之左右为寄生虫。鸿章之所以有名者,为鸿章善待外人,注意物质进步而已。鸿章之政治见解,则更寻常无足取。彼允朝鲜与外人结约通商而又称为属邦,即是证明。……至于儿皇帝光绪,则深居禁中,为宦官及妇人所包围,不能生子,健康不好,对中国并无前途。人人誉慈禧为圣明,然以慈禧之主战,即足证明其不聪明,不伟大。人人谓慈禧信任鸿章而支持其权位,然其治国如此,亦难言其有见识。今日北京人人思逃,公使团认日本可能占北京,若各国公使随清廷迁移,己亦随迁。然中国之唯一出路,为无代价求和,希望总统出而主持。”
十月廿四日(11。21)日军陷旅顺,翌日起大肆杀掠,虽非战斗者之妇女幼童亦不能免。四日后,全市仅残留三十六人用以埋葬死尸。美国报纸指责“日本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十月廿九日(11。26)德璀琳携李鸿章照会及私函抵神户,伊藤博文拒与相会。
十一月八日(12。4)清廷命恭亲王奕祈为军机大臣。
十一月九日(12。5)李电告总署:“英国转横滨新报中日议和一节,据日本之意,现时释战,须赔偿兵费四百兆元,并将现有日本所据中国地方,仍割归日本管辖。如非照此办理,俟中国将来自行派员说和,除赔偿兵费加增外,更须将北京及某通商地方作质云。”
十一月十三日(12。9)日军陷复州。
十一月十七日(12。13)海城失守,辽沈电线为敌断阻。
十一月廿一日(12。17)旨谕拿问叶志超、丁汝昌、龚照玙、赵怀业。
十一月廿六(12。22)命户部左侍郎张荫桓、署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会议和局。
十二月二日(12。28)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山海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同日,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参李鸿章通日主和、跋扈不臣,请明正典刑。皇太后遇事牵制,李莲英干预政事,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李莲英岂复可容。复诏以其肆口妄言,命革职遣戍。
十二月十五日(1895。1。10)日军陷盖平。
十二月廿一日(1。16)卫汝贵以临敌败退、贻误军机,斩决。
十二月廿五日(1。20)日军陷山东荣成。
十二月廿七日(1。22)上谕:荣成失守,览奏殊深愤感……闻敌人载兵皆系商船,而以兵船护之,若将定远等船齐出冲击,必可毁其多船,断其退路。此亦救急之一策,着李鸿章速筹调度为要。
十二月廿八日(1。23)命云贵总督王文韶充帮办北洋事务大臣。同日,日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致书丁汝昌劝降,丁不为动,将其书缄上李鸿章。同日,李命令丁,水师力不能支持,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