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意大利的统一(第4页)

斯特雷波尼回来告诉丈夫说:“你要是去米兰,一定要去拜望曼佐尼,他期盼见你呢!”威尔第——这位非常严厉而自负的“布塞托之熊”,听完后眼里竟然噙满了泪水,他和曼佐尼还从未见过面呢。

1867年7月21日,79岁高龄的巴雷吉病重了。威尔第夫妇俩匆匆赶回布塞托。他读懂了老丈人弥留时的眼神,在钢琴上弹起了《纳布科》里的《去啊,思想……》这首歌,老人在“噢,我的威尔第”的喃喃声中咽气。

之后,威尔第和斯特雷波尼、马利阿尼,三人一同去巴黎看博览会。他们看到了新的下水道系统与已兴工六年的新歌剧院的外观。新歌剧院于1874年开幕。

威尔第人在巴黎而心系家里,他写信给农场的管理人,要他留意这些那些,训练马匹,并严禁帮手们胡乱使用机械。

12月,皮亚韦在赶赴史卡拉剧院参加排演的途中突然中风了。威尔第本想前往看望,却被皮亚韦的夫人劝阻。皮亚韦已全身瘫痪,毫无知觉,再不能动弹或言语。威尔第没有再去看过他,不过却替他付了许多开销,并且给了他女儿一小笔财产,同时出版了《歌曲集》,为皮亚韦谋些利润。

1867到1868年,威尔第同斯特雷波尼在热那亚度冬,新公寓新家具样样都好,他们高高兴兴地住了进去。做丈夫的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斯特雷波尼新雇的厨师手艺太差,而威尔第本人却同大部分帕尔马人一样,是个好吃的人!

春天来的时候,威尔第去了米兰,他已经差不多20年没去过米兰了。米兰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得更大也更美丽了。他去拜望曼佐尼,两人都没记下谈话内容。据曼佐尼的管家们说,主人在底楼书房里见客,两人面对面坐着,曼佐尼开口说:“威尔第,你是个伟人。”威尔第诚挚地回答说:“而您是圣者。”传说仅止于此。也许真没了下文,因为曼佐尼不健谈,陌生人在面前会口吃,他也承认自己不懂音乐。这两人相会的伟大时刻里,威尔第大概也深感震撼,不知从何说起了吧。

巴雷吉逝世后,威尔第请友人在米兰寻找前妻玛格丽特与儿子的坟墓,但是他们的墓早已被掘开,尸骨已殓葬于公墓。那夭亡的女儿的坟墓也已经被淹没。他的过去就保留在一只小铜盒里了,里面是与玛格丽特互换的婚戒和她的两样首饰。他加上一撮巴雷吉的头发,在盒上写着:“我可怜的家人的纪念物。”

《阿依达》

1870年年初,《唐·卡洛斯》编剧之一的杜·洛克尔给威尔第寄来一些构想,另外附了四页的埃及短剧,并建议他为开罗的新剧院作曲。这即是《阿依达》的开始,威尔第立刻便喜欢上它了。

该故事根据法国的古埃及考古学家马里耶特的原著改编。故事说的是古埃及法老时期,埃及军队统帅、青年将领拉达梅斯率军迎战埃塞俄比亚入侵军队。他的恋人阿依达原是埃塞俄比亚公主,在战争中被俘,沦为埃及公主阿姆涅丽丝的奴隶。阿依达和她的女主人都爱着拉达梅斯。为迎击前来复仇的埃塞俄比亚国王,拉达梅斯在出征前请求法老将阿依达嫁给他,作为他获胜以后的奖赏。可法老却将自己女儿阿姆涅丽丝许配给他,尽管他只爱阿依达。面对一边是恋人、一边是父亲的交战双方,阿依达的心情十分矛盾和痛苦。拉达梅斯凯旋后,阿依达恳求他释放也成为俘虏的父亲,然后和自己一起逃走,心怀嫉妒的阿姆涅丽丝告发了他们的计划,事情败露后拉达梅斯被判卖国罪,以被活埋在石窟中的方式处死。临刑前,得知消息的阿依达抢先一步进入石窟,同心爱的人一起告别人世。

马里耶特曾力劝埃及总督将这个故事写成歌剧,以庆祝苏伊士运河的开航。虽然运河早在1869年11月16日就已经开航,但是马里耶特还念念不忘庆祝之事,他允许杜·洛克尔把故事写成纲要,但首演须1871年1月在开罗演出。威尔第只有不到一年的工作时间,不过他有权选择歌手和指挥。杜·洛克尔准备法文脚本,威尔第找人翻译成意大利文,然后进行作曲。写意大利文剧本的是安东尼奥·吉斯兰佐尼,做过男高音、记者,并写诗、小说和剧本。

庇护九世在1850年4月重返罗马后,法国军队驻扎在罗马城中,以保护教皇。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既包括撒丁王国和萨伏伊王室为核心的君主主义者,也包括众多的共和主义者——将教皇国视为意大利统一的绊脚石。1870年7月19日,庇护九世发表教皇无误论,次日,普法战争爆发。8月初,普鲁士军队进入法国境内,拿破仑三世立即从罗马撤兵,以防卫法国。教皇国只剩下一万三千人防守。

9月2日的色当会战,普鲁士军队俘掳大部分奥军和拿破仑三世本人。消息传来,巴黎发生不流血革命,成立了第三共和国。

9月20日,意大利军队以预防动乱为由进占罗马。在象征性抵抗之后,教皇撤入梵蒂冈,欧洲最古老的教皇国自此灭亡。

威尔第密切注意时事,法军每败一次,就会让他痛心不已。在给朋友的信上他指出,法国把自由和文明给了现代世界,若是倒下,“我们的自由和文明也会倒下。”他以为德国人是支强悍的民族,却非常野蛮。因此,他担心美丽的都城会毁于一旦。

这时,那不勒斯的音乐学院院长之职有空缺,当地请威尔第前往担任。米兰、帕尔马、那不勒斯的音乐学院是意大利最好的,其中尤以那不勒斯的历史最为悠久。该地的院长一职因而也是全意大利的音乐人趋之如鹜的职位。然而威尔第却拒绝了,他觉得自己雷厉风行的作风会带来麻烦,学院派的人士不会喜欢。不过他给音乐学院的理由却是: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在布塞托,而且他需要时间作曲。

另外,政府又请他主持委员会,并对各学院中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议。他先是拒绝,后来在各方压力之下,也发表了些音乐教育的看法。他认为学习音乐,只要努力自修即可,这样便可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同时他认为文学素养也很重要。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实现统一,欧洲大陆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德国的阴影笼罩着奥地利,法国已势衰力颓,意大利则全国统一,定都罗马。教皇国与其众多问题已经理清。

威尔第开始准备分别在开罗和米兰首演的《阿依达》。

《阿依达》在开罗和米兰的首演相隔仅一个月,所以两个完全不同的演出班底必须同时排演。威尔第并不特别偏爱哪一方,但他拒绝上开罗去主持演出,也不肯参加首演夜。不过,他答应在歌手和指挥赴埃之前给予训练,他拒绝的理由是想避免冬季出门,和在陌生城市里出无谓的风头。

威尔第原本希望斯托尔兹唱女高音,马利阿尼为指挥,但两人都另有合同在身,无法赶往开罗。最后,在史卡拉指挥的是波依托的朋友法西奥。

平时,威尔第总会亲自指挥三场,之后再交给其他人指挥。自1848年以来,曲谱日益复杂,需要非常专业的指挥,因此作曲家很少再亲自上场指挥了。马利阿尼自身的成就成为大家的模范,大大提高了各地乐团的演奏同指挥的水平。

但是,在艺术的立场上,马利阿尼常常以“创作者”自居,有时甚至表达的是自己的意愿,而非作曲者的,这使威尔第很生气。

《阿依达》的成功令威尔第兴奋异常。他领着男、女高音和法西奥又上帕尔马演了一场。

《阿依达》里的新形式其实已在最早时的《浮土德》里出现过,即以歌声来表现女高音的心理。阿依达的请求如玛格丽特的伤叹,只有很少的伴奏。瓦格纳的《昆斯坦与伊索德》里,音乐的**在管弦乐团席上,很少在台上,而威尔第的**则总在歌声中。

最后,在气氛和精神方面,《阿依达》所表达的,仍与《浮士德》中察觉痛苦的玛格丽特相同。威尔第仍然在诉说:“生活中充满了死亡,此外还有什么?”剧里,阿依达和拉达梅斯被封入石窟中时,威尔第力求避免传统的死亡情景。他不要“我失去感觉了,我要先你而去,等等我”这些滥调,他要“甜美的、轻灵的死亡,并以一首安详、简短的二重唱向生命告别。最后,阿依达静静地倒入拉达梅斯的臂弯中。”

有个人写了封信来,附上账单,要威尔第偿付害他跋涉至帕尔马去看出无聊的《阿依达》的花费。威尔第照付,不过请那位绅士写份书面声明,答应以后再不去看威尔第的新剧才行。

对于公众讥笑他模仿瓦格纳的言论,他在写给里科尔迪的信上提道:“16年之后,只博得模仿之名,……我就是我,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什么意大利音乐,或德国音乐……我依自己的喜好和感觉而写。我不相信什么过去或现在。我只爱美丽的音乐……不管是谁写的。”

他仍然是个农夫,种甜菜,养马匹,人们常在克里莫纳的市集上看见他。

威尔第计划1872年12月在那不勒斯演出《唐·卡洛斯》,次年再上演《阿依达》。两剧中皆有斯托尔兹参加。《唐·卡洛斯》开演不久,斯托尔兹就病了,排演因而中断。

1873年4月9日,威尔第和斯特雷波尼回到布塞托。威尔第非常关心剧院方面的问题。他建议歌剧院改变设计方式,尤其急于去除史卡拉舞台上的包厢,因为它把乐团和歌手隔断了。同时,剧幕应外移至脚灯处。

书友推荐:穿书后成了狼孩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以婚为名交易沦陷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官道之权势滔天他的暗卫垂涎人间政道下乡的姐姐回来了蝶变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翡翠衾(nph)燕尔(古言1v1)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青花冷(先婚后爱H)认知性偏差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袅袅春腰
书友收藏:医道官途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的年轻岳母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升迁之路认知性偏差千里宦途以你为名的夏天护国利剑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全职法师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绝品宏图潘多拉的复仇听说你暗恋我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官路浮沉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