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杠。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五枚(掰,味甘平)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生姜半斤(切,味辛温)半夏半斤(洗,味辛平)人参一两(味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白术二两(昧苦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甘草三两(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伍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书友推荐:穿书后成了狼孩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以婚为名交易沦陷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官道之权势滔天他的暗卫垂涎人间政道下乡的姐姐回来了蝶变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翡翠衾(nph)燕尔(古言1v1)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青花冷(先婚后爱H)认知性偏差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袅袅春腰
书友收藏:医道官途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的年轻岳母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升迁之路认知性偏差千里宦途以你为名的夏天护国利剑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全职法师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绝品宏图潘多拉的复仇听说你暗恋我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官路浮沉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