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诸侯林立,唯曹操一家独大。此刻曹军虎据荆州,若试图染指江东,孙权必不会坐以待毙。他虽继承父兄基业,雄据江东,然根基未稳,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最新章节随便看!需借外力以图自保。眼下左将军退守夏口,江东智者见状,自然会劝谏孙权,让其联刘抗曹。”
“若是江东群英劝孙权降曹,又该如何?”
“若是烈所料不错,先生此行便是去往江东联孙抗曹,而且烈还知道江东群英至少还有周瑜、鲁肃二人决计不会劝孙权降曹。以先生之能,必会马到功成。”
见苏烈如此笃定,诸葛亮心中甚是震撼,“竟然对天下大势如此了解,更知江东内部局势,此子远非方才所料那般,其战略眼光己不下于吾矣!若是士元得知,恐会……”
念及此处,诸葛亮对苏烈的惜才之心愈发深厚起来。
他莞尔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可那曹操有雄兵近百万,就算吾等联合,也实难战胜对方。”
“不知先生为何出言相戏。烈曾在南阳被强征为役,便得知曹操在荆州的兵力不过二十余万,何来的百万雄兵?”苏烈心中略感无奈,他知道诸葛亮这是在明知故问,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自己,分明是还没有玩够。
“那苏小郎,可有法击败曹操大军?”诸葛亮只作不知,反而笑着追问。
苏烈对于这种拿着答案在人前显圣的机会,一向是来者不拒。
“烈以为想要战胜曹操,可以从西点着手。其一,曹操初得荆襄之地,立足未稳,人心不服,所能用者不过十余万;其二,曹军北来,水土不服,久之必生疫病;其三,正所谓南船北马,曹军不善舟船,若要胜之,只得逼其水战。其西,内忧外患。西北尚有马超、韩遂未定。朝中思汉者,更不知几何。有此西点,正可说明曹操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他,可谓败局己定,吾等只需推波助澜即刻。”
诸葛亮听完,抚掌大笑:“妙哉!苏小郎此言,深得兵家与纵横家之精髓。”
听到对方如此赞扬自己,苏烈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拱手:“先生过誉了,烈不过纸上谈兵,还需先生指点。”
“苏小郎,若战胜曹操之后,左将军又当何为?”
这一点其实历史上也是给出了答案的。
对于这个问题,苏烈并不打算照本宣科,因为其中弊病实在太大,不但有害于孙刘两家的同盟关系,还导致后来关羽失荆州的一系列事件。这一后果更是间接断绝了刘备与诸葛亮再兴汉室的希望。
故而,他沉思片刻后,才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策略娓娓道来。他并未照搬历史,而是结合后世见解,提出了更为稳妥的“正确答案”。
诸葛亮与陈瑜听罢,皆是一脸震惊。
过了许久,诸葛亮方才叹道:“苏小郎,汝身负麒麟之才,实乃孙武、张仪再世!若左将军得汝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随即,又对陈瑜嘱咐道:“子璞,此间之言切莫外传,且记且记。”
陈瑜闻言,连忙拱手应是,他如何不知此事的重要性,只是心中不禁暗想:“难道苏小郎这天马行空之策,当真可行?”
诗曰:
汉室重光路漫漫,少年壮志可凌云。
三十六计惊诸葛,指点江山论春秋。
南船北马分晓昭,赤壁烽烟破敌枭。
麒麟之才今再现,一统江山指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