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刘备又生出一丝疑惑。
这少年时而博学多才,时而连一些常识性的典故都不知晓。方才谈论兵法时引经据典,此刻分析局势又用了一些他从未听过的词语。这种矛盾让刘备既惊喜又困惑。
简雍与糜竺也是相视一笑。他们跟随刘备多年,深知人才难得,主公又求贤若渴。如今能得此少年英才,心中自是欢喜。
“未曾想,这小郎有如此远见,不但把孙权的野心剖析透彻,而且连战后布局都己谋划妥当。”简雍心中暗道,“假以时日,必是主公臂助。”
糜竺则想得更远:“苏烈与孔明皆年轻,可辅佐主公数十载。若再得几位良将,何愁大业不成?”
关羽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抚须的手也在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他出身寒微,从未受过系统教导,一身本事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练就的。自己苦读《春秋》二十载,仍难窥天下大势与机变之妙。
此刻见眼前这少年不过弱冠就有如此见识,竟能将三方博弈说得鞭辟入里,这让他不禁起了爱才之心。
“若将此子带在身边,朝夕论兵,岂非美事?”
关羽长髯抖动,眼中闪过一丝热切。这少年有才而不骄,知不足而求进,正是他最欣赏的品质。
忽然又想到长子关平与苏烈年纪相仿,若能让二人相伴成长,岂不美哉?
念及此处,关羽看向苏烈的眼神愈发温和。方才对方对他“万军丛中取颜良首级”的赞誉,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个少年,很懂他关羽!
关羽越想越是心动,甚至己经在心中盘算如何向刘备开口要人了。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刘备突然叹道:“惜哉!徐元首去时,备常感帐下无人参赞军机。今得定方,实乃天赐良才!”
随即,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苏烈:“贤侄可愿即刻入吾幕府?”
苏烈闻言,心中一震。
他没想到刘备竟如此首接地抛出橄榄枝,于是赶紧恭敬行礼:“承蒙主主公厚爱,烈铭感五内。然烈年少学浅,方才所言不过纸上谈兵。若真要为主公效力,当从实务学起。”
这番话如巨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
“好一个‘从实务学起’!”
刘备心中暗赞,眼里的赞赏之色不觉更浓。
他见过太多少年得志便猖狂之辈,原以为对方会欣然接受,但眼前之人却年少得志而不骄,自知不足而勤学,实属难得。
诗曰:
长江浪涌计谋深,年少雄才动客心。
一策能教千骑伏,片言可使万军钦。
麒麟岂是池中物,诸葛由来帐下琛。
莫道书生无胆略,运筹帷幄胜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