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所言对秦松来说,只不过是败者的狡辩而己。
他不由得大笑出声:“先生此言不觉自相矛盾么?先生自比管乐、竟不知此二人之功绩?”
江东众人闻言,亦是哄堂大笑,笑声如潮水般在厅中回荡。
“哈哈……是矣!是矣!”
“吾等皆知管乐之功绩,实不知先生有何能耐?”
“……”
秦松见状,强忍住笑意,眉梢微挑,语气中带着挑衅:“昔日管仲相齐,称霸诸侯。乐毅扶燕,攻城七十有余。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如今得了先生,为何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反不如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此乃松愚首之言,请勿见怪!”
话音刚落,众人笑声再度肆虐,厅中气氛愈发古怪。
诸葛亮神色依旧淡然,眉目间未见丝毫波澜,他知道秦松这样做的目的为何,但却不以为意。
“鹏飞万里,燕雀安知其志?”
只见他轻轻抚须,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向秦松,“吾主刘豫州,昔日军败于汝南,寄寓刘表城下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而己。新野小县,城郭不固,民少粮亏,甲兵不完,军不经练,粮不继日,固使管仲、乐毅复生,未必能挽扶将倾。然当阳之败,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吾主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乃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兵家常事。昔日高祖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乃靠主谋。而非夸夸其谈,无理狡辩之徒。若靠虚荣自欺,坐议立谈,自以为是,却百无一能者,此诚为天下耻笑耳!”
诸葛亮一番话下来,言辞虽然犀利,但江东众人岂是这般容易屈服的?
正欲反驳时,鲁肃却匆匆赶回。
他见厅内情形,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劝解道:“诸位,何必为小事争执?主公己在议事堂等候,请孔明先生速速随吾前去。”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摇头轻叹,似有未尽之意。
或许他也没有想到鲁肃回来得这么迅速。
沉吟片刻后,诸葛亮缓缓起身,对着苏烈露出了一道意味深长的微笑,“苏小郎,在此稍候,亮去去便回。”
“啊?丞相竟然撤退了?看来历史上记载得没错……”
苏烈本想亲眼见证对方舌战群儒的名场面,却不料戏才刚开锣,主角便己离场。
他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遗憾,仿佛一场好戏戛然而止。
但苏烈却很清楚诸葛亮所背负的责任,对此他也只能点头应下。
“先生,慢走!”
江东众人见诸葛亮抽身离去,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纷纷转头看向张昭。
然而,张昭此时却只能摇头苦笑,眉宇间尽是无奈与忧虑。
他之前派人阻拦鲁肃未果,这番行为势必会触怒孙权,他们所谋之事弄不好也会因此受阻。
“唉!谋人者终自谋,设局者陷自身。主公,汝为何始终不明白老臣的苦心啊!”
张昭之所以力主降曹,一来是他的确畏惧曹操兵锋,徐州之事至今记忆深刻;二来是他身为托孤重臣,答应过孙策要全力辅佐其弟,如今投降才能以保万全;作者“风水葬书”推荐阅读《三国之汉末风云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最后便是江东一众文臣皆言降曹,此乃大势所趋。
鉴于此,张昭这般谋划也不完全是出自私心,他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这时,秦松的目光却突然扫向了苏烈,他厉声质问道:“这位小郎,方才何故发笑?莫非觉得秦某之言可笑乎?”
苏烈闻得此言,便心知不妙,“啥意思,枪口怎么对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