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领命之后,又继续说道:“如今江夏军中精锐不足西千,其余之兵因缺乏训练,战斗力堪忧。不过,之前吾军在当阳失散的精锐老兵,如今己陆续回归,此部约千余人。”
“子仲!”
位于左侧次首的张飞突然发话道:“依汝之言,吾等可战之兵不足一万五千人?”
“唉……益德,正是如此。”
听到糜竺肯定的回答,帐内顿时响起几声倒抽冷气的声音。
刘备闭目片刻后,轻叹道:“不想当阳一败,竟窘迫至此……所幸孔明不负所托。”
说到诸葛亮时,他眉宇间阴霾稍散,转向刘琦微微颔首。
刘琦瞬间会意,对帐外唤道:“陈子璞,入帐。”
话音刚落,陈瑜便风尘仆仆地踏入大帐之中,这位江夏军水军都尉甲胄上还带着之前与水匪大战时留下的划痕。
“末将拜见长公子、左将军。”陈瑜单膝点地,对着刘琦和刘备行礼。
不等刘琦发话,刘备便展开双手虚扶,“子璞,快快请起。”
刘琦对此也不在意,只是点了点头后,陈瑜才缓缓起身。
“子璞,辛苦了!”刘备笑道:“呵呵,江东之事便由汝来告知诸将。”
原来早在一个时辰前,陈瑜就回到了夏口与刘备、刘琦见了一面,并且奉上了盟约副本与诸葛亮的信件,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军事会议。
听到刘备的吩咐后,陈瑜对着帐内众人一一行礼,“幸不辱命。诸葛先生与孙将军于两日前签订盟书,江夏与东吴己成盟友了。”
“善!”张飞猛地拍掌,大笑道:“有江东水军相助,己无惧曹贼矣!”
沉默许久的关羽,也是凤目微睁,看向陈瑜,“孙权当真敢抗曹?”
这个问题道出了帐中多数人的疑虑。
负责全军后勤的糜竺,更是长舒了一口气,“陈都尉,江东情形究竟如何?”
陈瑜闻言,陷入了沉思。他还记得离开柴桑之时,诸葛亮对他的叮嘱——“主公最关心者,无非孙权抗曹的决心与江东的实力”。
“左将军、诸位。”
陈瑜拱手说道:“孙将军麾下文臣皆言降曹,但周瑜、鲁肃等一众将士则力主抗曹。多亏苏小郎舌战群儒与诸葛先生分析利弊,方才让孙将军下定决心联刘抗曹。传闻……他己斩案为誓。”
“且慢,陈都尉。汝口中的苏小郎是何人?”张飞深感疑惑,他不知道何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
糜竺、简雍、孙乾以及伊籍几人更是面面相觑,他们可是知道江东那帮文臣的能力,竟然被一个无名之辈“舌战”了,而且还在此次联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正是他们不解之处。
不过,当关羽听到了“苏小郎”三字后,眼中却有一缕精光闪过,他瞬间就回忆起前几日诸葛亮的那道信件中提及之人——苏烈,苏定方。
“难道此子当真如孔明所言,有‘麒麟之才’?”
诗曰:
江雾迷蒙战鼓催,孤城落日映旌旗。
刘琦病骨撑危局,玄德愁眉策万机。
子璞风尘传捷报,孔明妙算定邦基。
孙吴结盟同抗曹,赤壁烽烟破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