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那日刺杀一事,发生了一些额外的插曲,又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周泰是决计不会出现在这里的。此人自孙策时代起就担任了孙权的近身护卫,可谓是对方真正的心腹之臣。
孙权不仅派出了周泰,而且还加强了诸葛亮的护卫,借此来以示恩宠,为的就是慢慢拉拢二人。
车行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抵达江畔军营。
孙权特意划出的这片营地紧邻渡口,十余艘江夏战船静静停泊在码头,桅杆上的“刘”字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诸葛先生!”
陈瑜早己在营门等候多时。这位江夏都尉比苏烈记忆中消瘦了不少,甲胄上的划痕也未及修缮,显然这些日子并不好过。
但当他看到苏烈时,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定方!听闻你在太守府……舌战……”
“陈都尉!”
苏烈连忙打断,他实在不想再听一遍自己的“壮举”了,“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陈瑜先是向诸葛亮郑重行礼,随即大笑着拍打苏烈肩膀,“定方,唤吾表字即可。”
“子璞兄?”
三人寒暄片刻后,方才进入了中军大帐,诸葛亮也随之取出早己备好的竹简。
“这是盟书副本,还有给主公的信。”
说着,诸葛亮就将一叠简册交给了陈瑜,“务必亲手交到主公手中。”
“先生安心,瑜定当……”陈瑜双手接过,小心收入怀中。
“此外……”
诸葛亮忽然压低声音,“还请子璞告知主公,孙权虽己立盟,但江东内部仍有异动。请主公移师樊口时务必……”
这时,苏烈无意中注意到帐外那个冷面护卫如雕塑般伫立,耳朵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这个细节让他心头一紧:“此人绝非普通侍卫!是孙权派来监视的?”
正当苏烈暗自思量之际,他的思绪突然被陈瑜的大嗓门打断。
“当真?定方竟能与周瑜琴歌相和?”
苏烈扶额。
看来诸葛亮还是把他的“事迹”都说了。
“何止。”诸葛亮笑道,“前日宴会之上,连周公瑾都亦改口称他表字矣!”
“定方!”
陈瑜瞪圆了眼睛,突然一把抓住苏烈手腕。作为东吴的老对手,他可是清楚周瑜的含金量,苏烈能得到对方的认同,他也感到与有荣焉。
说笑间,苏烈趁机提出想去祭拜阵亡的将士。
因为他知道今日是陈瑜离去之时,对方此去以后便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此处。而且从水匪突袭那日之后,苏烈就成了诸葛亮的侍从,至今也没有抽出时间去坟前祭拜。
所以到了现在他才冒然提出这件事。
然而,陈瑜神色却有些黯淡,好像对此事甚是为难。
“无妨!”
诸葛亮见状,便己了然。他很清楚陈瑜的顾虑,此处并不是他们江夏军可以随意行动的地方。
“吾自会派人知会孙将军。”
诗曰:
墨梅点就少年心,白马诗成动楚音。
帐外霜刀凝冷月,樽前焦尾付瑶琴。
盟书暗度鱼龙夜,剑魄长悬虎豹林。
莫向柴桑悲去住,江声日夜送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