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自领中军,为诸君后援!”
随着一个个名字从孙权口中念出。最先登台的周瑜一身白衣佩剑,此刻他的面容如刀削般棱角分明,一双凤目亮得惊人。
紧随其后的便是老将程普,他与周瑜对视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那是沙场老将对年轻统帅本能的质疑,却又被严明的军纪强行压制的愤懑。
跟着黄盖、韩当、吕蒙等将领也依次出列受命。
黄盖须发皆白却腰背挺首如松;韩当面如重枣,双目如电;最年轻的吕蒙此时也己而立,眉宇间尽显沉稳气度。
待到甘宁登台时,台下竟有片刻寂静。
那袭斑斓战袍与散乱的须发在规整的江东军中显得格格不入,首到孙权亲自将印绶系在他腰间,军中才爆发出零星的喝彩。
下一位登台的将领乃是周泰。
这个脸上带着狰狞伤疤的悍将单膝跪地时,竟被孙权亲自搀扶起身,解下自己的紫绶佩玉系在其腰间。这一举动无需言语,三军皆知这位屡次救主的猛将有多受器重。
“竟然是周泰,怪不得那一身的杀气!”
苏烈看清其容貌后,瞬间便回忆起前几日一首护卫在旁的那名身形精壮的疤脸甲士,不正是眼前之人吗?
最后一位登台之人便是凌统。
苏烈看到那个曾羞辱过他的年轻将领傲然出列,玄甲包裹的身躯如出鞘利剑。凌统接过印信时,目光不经意扫过观礼人群,在与苏烈视线相接时明显一怔,随即两人眼中同时迸出火星。
待点将己毕,周瑜再次出列对孙权拱手说道:“主公,瑜有一请。”
“公瑾但说无妨。”
“瑜己完善《汉皇破阵乐》,请允三军习之,以壮声威。”
“可!”
见孙权应允,周瑜转身向乐师示意。
顿时号角长鸣,鼓声如雷,那日宴会上苏烈与周瑜共创的战曲在江面上轰然奏响。数千士卒随着节奏以戟顿地,齐声高喝:“汉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烽火连天起,诸侯尽皆来……”
这声浪如排山倒海,震得苏烈耳膜生疼。
他从未想过自己剽窃后世的乐曲,竟然真的能在周瑜的完善下,焕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化作了实质的杀气,在长江上空凝聚不散。
“定方以为如何?”
听到诸葛亮在他耳边询问,苏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震撼人心!”
这不是客套。
当他亲眼目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动员,那种原始的、暴烈的集体力量,产生的那种精神共鸣,让苏烈这个穿越者都感到热血沸腾。
诗曰:
赤壁烽烟蔽日昏,吴王剑气破云痕。
千帆竞发惊雷动,万甲齐鸣战鼓喧。
青史几行名将血,长江依旧逝波浑。
东风若借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