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着苏烈谦逊的模样,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收其为义子。
但这个想法转瞬即逝。
当年收刘封时关羽便曾劝阻,如今有了亲子阿斗,刘封的存在己显尴尬。若再收义子,恐非明智之举。
就在刘备胡思乱想之时,诸葛亮却是一脸欣慰之色。
他自诩才华横溢,年轻时自比管乐,难免有恃才傲物之嫌。如今见苏烈如此谦逊,反而让他心中生出一丝自省。
“定方……真乃吾之知己也。”
他初见苏烈时,觉得对方与马良幼弟颇为相似,都是少年英才,才华横溢。但此刻看来,苏烈比马谡多了几分沉稳与谦逊。
而且自那首《伏龙吟》后,诸葛亮便将苏烈视为知音。
今日在刘备面前为苏烈铺路,正是希望这株幼苗能在合适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眼下见少年在主公面前不卑不亢,既展才华又守本分,更觉欣慰。
“善!少年人能有此觉悟,当真难得!”
关羽忽然抚掌大笑,他转向刘备,拱手道:“兄长,既如此,羽麾下正缺个亲卫队率,不若便让苏小郎随吾左右。”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云长这是要抢人啊!
不觉间,看向关羽的眼神带着几分玩味。
他太了解自己这位心腹大将了,对方素来骄傲,之前还对“麒麟之才”嗤之以鼻,转眼就要收入帐下?
能让他主动开口要人,足见对苏烈的看重。
“云长此言……”
刘备正欲应答,又忽然瞥见诸葛亮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一动,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摇头轻笑:“云长所言极是。定方确需历练实务。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引得关羽眉头微皱:“孔明,速速言之,莫要吞吞吐吐。”
“只是亲卫队率一职,需有精湛武艺。定方虽有力气,但技艺尚欠火候,恐难胜任。”诸葛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关羽也不傻,立刻明白了诸葛亮的弦外之音。他冷哼一声:“这有何难?武艺之事易耳!吾可亲自指点一二。”
诸葛亮却不依不饶:“云长武艺超群,自是可教。但定方最擅长的并非兵法武艺,而是算学一道。在此道上,亮亦自愧不如。”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糜竺手中的酒樽差点跌落。他精通商道,算学造诣颇深,曾与诸葛亮切磋,深知对方在此道上的造诣。如今诸葛亮竟坦然承认不如这少年,这让他如何不惊?
“孔明先生过誉矣!”苏烈连忙摆手,耳根通红,“烈不过略通皮毛,哪敢与先生相比?”
刘备见关羽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的模样,心中只觉好笑。旋即又看了看若有所思的诸葛亮后,便开口道:“量才任职,方为用人之道。既如此,不若这般……”
“云长,仍任定方为亲卫队率,统百人,且兼领军中仓曹掾一职。如此既可随云长学习武艺兵法,又能发挥其算学所长。云长以为如何?”
关羽闻言,恍然大悟。
原来诸葛亮绕了这么大圈子,是在为苏烈争取更多机会!既学武艺,又展所长。在量才而用的同时,还要让苏烈在自己军中担任要职。亲卫队率虽只是低级军官,但仓曹掾却掌管军需粮草,职权不小。
“兄长明鉴。”
关羽旋即拍案道:“羽正有此意。”
苏烈此刻却是心潮起伏,有些发懵。他不过谦逊几句,怎就突然成了武圣关羽的亲卫兼军需官?还得了对方亲自教导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