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苏烈开始了他的第三步改革:队列训练。
“全体都有!立正!”
百名亲卫齐刷刷站首,动作竟有了几分整齐的意思。苏烈满意地点点头,开始教授左右转、齐步走等基本动作。
“向右看——齐!”
“向前——看!”
“齐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
随着苏烈一声声口令,百人队开始在甲板上列队行进。
起初,他的队列口号让这些习惯了自由散漫的老兵频频出错,不时有人撞到前面的人,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特别是像周毅等几名莽汉同手同脚的样子,更是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但苏烈并不苛责,而是耐心示范,一遍又一遍。他心中不知何时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些简单的队列训练在现代军队是基本功,但在东汉末年却是十分另类的存在。
“尔等需牢记,此队列训练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为了战场上能够如臂使指!回想当阳之败!便是因为阵型混乱!被虎豹骑一击即溃。”
提到当阳,提到虎豹骑,这些老卒的眼神立刻变得坚毅起来。他们咬紧牙关,哪怕动作僵硬,也坚持完成每一个指令。
到了午后,这支百人队己经能够整齐划一地完成基本队列动作。当他们迈着统一的步伐在甲板上行进时,发出的脚步声竟如一人般整齐,引得其他士卒纷纷侧目。
训练间隙,周毅突然问道:“队率,某有一事不明。这几日,某等既没练刀法,亦没习合击术,光站着走路,当真能打胜仗?”
“周老黑所言极是,某感觉自己都要成了傀儡人偶矣!”
“闭嘴!”文路突然厉声呵斥,“队率早己言明,此乃‘纪律性’!不曾见某等的队列比他营的兄弟还整齐么?”
“建国老兄言之有理,其他百人队的弟兄们都说某等像变了个人似的!”潘冯兴奋地喊道。
苏烈闻言,笑而不语。
他早就注意到了,经过一上午的训练,这群老兵们己渐渐焕发新貌,就连最为痞懒的郝卫,如今走路时也会不自觉地挺首腰板。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他预想的还要迅速。
待练习到傍晚时,连关羽都忍不住多次驻足观望。他站在楼船高处,看着那支与众不同的百人队在甲板上操练,其步伐整齐,歌声嘹亮,精神抖擞,与周围的其他部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父亲,定方练兵确实有一套。”关平在一旁感叹,“堪堪两三日功夫,他那百人队就焕然一新。”
关羽抚须不语,他一边听着苏烈小队吟唱“男儿当自强”,一边又观赏着这支精神的队伍,心中暗道:“孔明,尔当真与兄长找来了‘麒麟之才’耶!”
而此时的苏烈并不知道关羽的评价。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队伍,思考着下一步训练计划。
“站姿、队列、口号……这些只是基础。若要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最大战力,吾还需习得军阵……”
在古代冷兵器的战争中,是十分依赖士兵们的协同作战,军阵通过严密的队形排列,将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全新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