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重生后我只想专心养崽全文阅读>第106章 同桌的你四合一

第106章 同桌的你四合一(第6页)

“我们这里晚上会有歌唱表演,但是今天大家有耳福了,这个小兄弟表示要为他的同学们献歌一首,让我一起用掌声他加加油!”

到这里吃饭的人,大都是年轻人,也是经常混迹于酒吧的人,甚至跑到省城看过演唱会,或者在附近参加某个音乐节的夜不在少数。类似易阳这种的素人,跑到酒吧里表示要上台唱首歌的,常常能够遇到。

但是怎么说呢……一般这种素人,他们的实力跟勇气严重不成正比。往往唱的……一言难尽。甚至总是那些胆子越大的,唱得越难听。所以跟易阳想象得不一样,老板说完那番话后,响应的人并没有多少,只有几个年轻的小姐姐鼓了鼓掌,“加油哦小弟弟~”

大家依旧自顾自的吃着东西。

易阳抬起头,望向了二楼的卡座。马思雨她们,都惊讶地望着自己。

骆落月问张卜寿:“他还会弹吉他呢?”

张卜寿疑惑地抓抓脑袋:“不清楚啊。”

“你们不是死党吗?”

“你们不知道,我这个死党一向神秘。”

“切……”

易阳低下了头,此时还是相当紧张的。深呼吸两口气,才镇定下来。

没什么好紧张的,观众都是大白菜。

这把琴的质感和触感跟姜黎黎的那把马丁相比,差远了。现在当然不会依旧傻乎乎的认为姜黎黎的琴真是一把“外国的杂牌琴”了。但是毕竟是能装拾音器的吉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算是一把真正的“乐器”。

只是跟姜黎黎学了小半学期音乐。自然还不能说弹的多么高明,刚刚攻克了那些常用的和弦……当然,如果只是停留在弹唱这个层面,已经够用了,G调和C调的歌,只要不用复杂的编配,比如7和弦、9和弦,增减和弦之类的,三品内都能玩得转了。

还是要看唱的。

易阳想了想,将变调夹取下来,夹在了二品的位置。变调夹对于弹琴的人来说,大抵是菜鸟的标志……高手转调根本不需要这玩意儿,但在不懂的人眼中,看到变调夹就会莫名感到一种震撼……卧槽,那什么玩意儿啊,夹在吉他上,看起来好吊哦!

很显然,除了老板,在场没有一个人是懂吉他的,注意到变调夹以后,都被震住了,也开始变得认真,望向了易阳。

“这少年难道说还是个高手?”

前奏响起来……很简单的和弦,同桌的你。

复调乐器都有一种独特的魔力,无论是钢琴还是吉他,当它的声音响起来后,哪怕没有什么旋律,仅仅几个和弦,悦耳的音色也能迅速将听众带入到某种氛围中去。

拾忆静谧。

“好听呢……”周粥对张卜寿说。

现在踩节拍已经很稳了,在某一个时刻,易阳的声音轻轻响起……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这是一首经典到掉渣的歌,正是因为他的经典,任何场景拿出来弹,都会勾动人们的回忆。食客们都有些意外了,当易阳一开口,所有人便立刻收起了轻视……自然是不懂唱歌技巧的那些专业名词,音准啦、气息啦、共鸣啦什么的,普通人听这样的民谣歌曲,硬要形容的话,只能从舒不舒服这个层面上去听。

好听。

少年的声音很饱满,和普通人的那种大白嗓不同,很有专业歌手的味道……这便是人们的第一感受。只是惊讶了一下,情绪便被带入到歌词中去了。

有人说,当你有一把锤子,那么会随时随地找那颗钉子。对于专业的音乐人来说,他们的锤子是乐理知识,所以听一首歌的时候,总是不免用这首歌用了什么牛逼的和弦啦,节奏啦,调式啦之类的东西来评价,所以他们或许会觉得《土耳其冰淇淋》很牛逼,而四个和弦循环到死的民谣是垃圾。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懂乐理,他们的锤子是平平淡淡的人生经历,当民谣的歌词有那么一两句击中了内心,引起了共鸣,就会感动到哭。

同桌的你就是这样一首歌,尽管简单,却最能打动普通人的心。

尤其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少年感的声音来诠释。

都听得很认真。

马思雨看了看骆落月,突然就有些心酸了,好可惜啊,自己不是他的同桌。

邱果然也是沉默不语的望着易阳,那声音像是小河荡漾着一只用甜蜜的水果做的船,散发着香气,一点一点地荡进她的心里。

周粥对张卜寿说:“你毕业的时候也给我唱好不好?”

“啊,啥?”

“我们不是同桌吗?”

“呃……我不会弹吉他。”

书友推荐: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下乡的姐姐回来了以你为名的夏天天仙师娘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被嫡姐换亲之后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宦海官途袅袅春腰以婚为名不乖(姐夫,出轨)触手怪她只想生存房客(糙汉H)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嫁给铁哥们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官道之权势滔天燕尔(古言1v1)
书友收藏:陈思雅徐铁军不乖(姐夫,出轨)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官场之狐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全职法师我的年轻岳母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升迁之路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陈放顾静姝听说你暗恋我青花冷(先婚后爱H)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