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陶行知网站>陶行知评传选1政治抒情诗人的一生

陶行知评传选1政治抒情诗人的一生(第2页)

大规模的唱和没有机会。

喉咙耳朵几乎枯萎,

千千万万的音乐幼苗,

得不到培养而日就憔悴。

我们不能忍心地睡,

要写出大众的心声,

高呼人民万岁。

伴奏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大合唱,

吼到反和平反民主的恶魔退位。[4]

从1945年秋到1946年夏,我在中国的中部城市——汉口。

我在洞庭湖之南碰上战争结束,以“就地期满”的形式结束了部队生活,来到汉口,在国民党官员办的报社工作,同时认真观察着正在变化的中国新貌。给我印象最深的变化有两点,其一是为庆祝在胜利中迎来的各种纪念日而列队游行的学生们,他们精力充沛,眼里炯炯发光,其二是一种纸张非常粗糙的四开小报,它开辟了言论激进的政治记事栏。前面所举的几首诗就排在这些政治记事栏里。

我在街市角落的一家书店里发现了这种小报。一次,我买了回来,放在报社书桌的抽屉里,第二天竟不见了。于是,我明白了这种报纸的政治立场。尔后,我每周一次出去时就站在书店里阅读。这家报纸叫《民主星期刊》,重庆出版,编辑主任是一位叫陶行知的教育家。报上时常登载的风格新颖的诗作,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我就这样开始写《新中国教师之父——陶行知》(日本刀江书院1951年版)一书。

创作新颖诗篇的教育家陶行知何许人也?

写了《新中国教师之父——陶行知》后,我读了萧三所著,题为“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原载于《救国时报》,后收录在文艺建设丛书的第一册《人物与纪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出版)一书中。作者萧三,笔名埃弥·萧,是国际知名的诗人、新闻记者,写有传记《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并有日译本。我曾根据萧三的评论文章写有“陶行知——政治抒情诗人”一文(载于《东洋文化》1957年11月第17号)。在那篇文章里,只是部分摘录了萧三写的精华部分,现在全文介绍。在介绍萧三的评论之前,首先须得引证陶行知题为“诗人”的一首诗:

有人说我是诗人,

这可不敢。

破衣烂棉花,

纸上堆得满满,

岂不糟蹋了诗坛?

有人说我是诗人,

谁肯承认?

亲爱的妹妹,

站在门口老等,

岂不得罪了诗神?

有人说我是诗人,

我可不懂,

唱破了喉咙,

无非是打仗的号筒,

只叫斗士向前冲。[5]

萧三就根据这首诗做了如下评论:

“陶行知先生屡次自己声明他不是诗人。人们都说,这是陶先生的谦虚。我却认为这正是陶先生之所以为真正的诗人。陶先生之所以别于其他‘诗人’的是,陶诗别有风格,非常通俗,大众化而又富有‘诗味’,读了令人兴起,令人深思,这正是我们时代和我们大众所需要的诗。陶先生纵不愿意也就成为了大众的诗人……

唱破了喉咙,

无非是打仗的号筒。

只叫斗士向前冲。

陶先生是这样了解诗和诗人的任务的。在这一了解之下,陶诗是中华民族抗日救国联合战线之有力的工具。

四万万人的公意掌舵;

八万万只手儿摇桨;

书友推荐: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被嫡姐换亲之后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私吻蝴蝶骨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经年(高干 1v1)陈放顾静姝见微知著(弟妹 H)青花冷(先婚后爱H)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蝶变他的暗卫交易沦陷岁岁平安不乖(姐夫,出轨)官道之权势滔天
书友收藏:龙族堕落调教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异世特工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触手怪她只想生存陈思雅徐铁军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官道之权势滔天北电门房非常权途官场之狐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陈放顾静姝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认知性偏差我的年轻岳母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