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陶行知网站>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简介1

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简介1(第2页)

这篇是一种对陶行知与朝鲜李珥(栗谷)的实学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的学位论文。两位人物之间有互异相同之点,可分叙述。即由其相异点而言,陶氏主张生活教育论、乡村教育运动、教学做合一;李氏主张心性论、乡约运动、知行合一论。由其相同点而言,他们一律地主张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实学教育、终身教育及变通思想,均是倾向于实践改革性格的教育家。他们处在不同时代思想背景之下,即陶行知处于二十世纪初,相当于被日强占时代,以儒法道墨家、以阳明学等传统思想及实用主义为思想背景;李珥处于十六世纪后半期,相当于朝鲜中期,以性理学为思想背景。而教育对象内容则陶氏以大众为教育对象,并以生活教育论与教学做合一为核心内容;李氏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并以心性论与知行合一学说为核心内容。

以上6例,分析叙述了曾在韩发表关于陶行知教育哲学的一些相关论文,结果我们可得知其研究概况,可归纳整理为几点,分述则如下:

其一,是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以其核心思想生活教育论为主,对此进行一些介绍工作。

其二,是对学习现场适时可用以学习者为中心构成教育课程原理进行研究,开启了一新研究门径。

其三,是对陶行知与李珥教育思想进行一比较工作,通过此一比较研究,营造了跨国性研究的契机。

(二)关于陶行知教育哲学的著作之介绍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哲学的著作有不少,除了其大部分属于单篇论文之外,较有专门性质的有金贵声著《陶行知生活教育论之开展》(2002年)与《生活就是教育》二书。前者是撰著,后者是译著。即由其撰著而言,该书目录分为“陶行知其人”“何谓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论的哲学背景”“儿童教育论”“陶行知与其武训殿批判运动”“劳作教育论”“陶行知的民族解放教育论”七章。这一书是笔者近些年来发表于韩国学界的论文收集整理而成书的。由其译著而言,它以原书为出处,并以日本人斋藤秋男《民族解放的教育》为门径,进而补充民族教育论、儿童教育论等一些内容,乃翻译编成而出书。其目录可分为“生活教育论”“大众文化的解放与教育”“儿童解放教育论”“民主主义政治与教育”四章,特别是,《生活就是教育》一书出版时,韩国高丽大学金正焕教授给予它适当的书评,如“有意识地提醒民众担任历史主体的理论是巴西教育家弗雷勒(PauloFreire)所提民众教育论的核心思想。而比他提前几十年,当时处于半封建统治下的近代中国,其理论开展于中国大地的就是陶行知。他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JohnDewey)的学生,承袭其生活教育理论,并改造发展为适合中国及其国民的一套体系。不过,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中最为发光彩的理论,是从教育的生命与民族生命合一而看教育,也是民族同一性的理论。”[2]

(三)在韩从事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人员

在韩从事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人员大约分布于教育学、历史学与中国学专业等领域中。前者以留中、台从事研究的学者为主,据以语言的优势直接地处理原始资料,显然足以充实研究;后者则以国内从事研究的学者为主,多以日本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重要资料,当然不足以充实研究。另外,有中国籍留日学者在比较宽阔的视野上从事研究陶行知的教育哲学,令人关注,值得反思,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二、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启发及其发展进程

在韩研究陶行知的教育哲学是否有着一定的发展进程,如前所述。甚至说,其研究进程停留于介绍阶段,不会是过分刻薄的评估,只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构成安排教育课程或与李珥比较研究等领城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可以说颇有意义。这在2006年李燕在日本出的《陶行知的艺术教育论》(东信堂)一书可证实,同时显示出扩大其研究领域的可能性。而以日本为例,在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领域中已有一定的人员,如市川博、世良正浩、牧野笃、小林善文、新保敦子、一见真理子、木野徹哉等。相较之下,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人员少之又少。简直太不足。当然,研究人员足够是一种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研究人数不足,不能证明其成果一定好或不好。如果有精英采取不同角度立场从事研究,则很有可能得出事半功倍的结果。而超越生活教育的范围,可以去研究教师教育、现场教育、乡村教育、民族教育、道德教育、创造教育、终生教育、经济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也许能够获得与众不同而非凡的成果。由此,针对外国研究者建议一点,在中国进行陶行知教育哲学研究中值得去参考的看法。例如,近年来,虽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显著,然不可否认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下列几点:其一,情感因素渗入了理论分析的力度;其二,在研究的某些方面,有待确立评判问题的统一标准;其三,拘泥于以学校教育理论去评判陶行知的整个教育思想和实践;其四,未能与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其五,某些领域的研究还有待继续加强和开拓。又如,通过日本人斋藤秋男《陶行知研究文献目录·草稿》与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01-516页)二书中所提日本及中国国内的研究趋向,进而提示今后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新方向,则可举下列几点:

第一,是研究人员的培养。大体说来,在韩研究中国学、中国教育的人数不足而薄弱。而其视野集中于中国教育更不必说。目前,在韩大学安排中国教育课程的与其他地区教育相比颇为少。尤其在中国教育专业中研修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少之又少。为克服这一问题,在韩社会上借以逐渐扩散的中国热,从大学到研究所连续地开中国教育有关课程,消耗脑汁,花心费力,得以培育出中国教育专家。

第二,是开拓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新方向。寻找研究韩国教育发展之路,其方法就是靠陶行知的教育哲学开拓一条新道路。此研究新道路,是指在韩研究者间或海内外研究者间进行合作研究,以及开拓超越现有研究成果的领域。譬如说,通过陶行知的教育哲学,借此我们寻找一些韩国现在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者有助探求学校教育克服当前问题的方案等。

第三,是与海外研究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人、物两方面的交流,寻找在韩陶行知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案。海外研究单位指专门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单位、学会,进行研究人员的交流或合作轮流举办学术研讨会。此外,劝韩籍学生留中或姊妹校间学生交流,教导培训,让他们扮演双向合作研究助力者(桥梁)的角色。

第四,是在韩陶行知教育哲学的研究有需探讨以脱离理念、超越亚洲为最高价值回溯其源而创新的问题。前者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情况作一前提,它能否脱离时代理念,此则引起另一种不该有的争论。当然,任何一种教育哲学都难以完全脱离理念而独存。陶行知教育哲学也绝不例外。若干脆承认,则仍有问题存在。那么,其教育囚禁在理念世界中是否合适,便是一种争论问题。幸好在韩陶行知教育哲学是从脱离理念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而后者,陶行知的教育哲学一定从其原貌完全适用于任何文化圈,这是不可能的事儿。若其不违本意,则仍是从何文化圈去从事研究要有一客观适当的诠释把握而落实的努力。

结语

本文探论的目的在于寻找在韩进行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的趋向、启发及其发展进程。为达到其目的,对在韩成文的代表性论文、著作与译著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举例评估相关论著内容。结果我们得知一些研究所处阶段、所需努力,分述如下:

其一,在韩陶行知的教育哲学以其核心思想生活教育论为主进行着一些研究。

其二,在韩陶行知的教育哲学就像以学习者为中心构成教育课程的原理一样直接适用于教育现场为对象进行研究,就有提示开拓一新研究领域的地方。

其三,关于陶行知教育哲学的比较研究,可举“关于陶行知与李珥实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一例营造了跨国性比较研究的契机。

其四,关于在韩陶行知教育哲学的研究论著(即论文、著作与译著),可说停留于介绍的阶段。

其五,今后在韩研究陶行知教育哲学有需进一步探讨培养从事研究的年轻一辈人员,开拓一新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人、物两方面的交流寻找在韩陶行知教育哲学的方案,以脱离理念、超越亚洲为最高价值回溯其源而创新等问题。

[1]本文为作者2011年11月在杭州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

[2]载于韩国圆光大学刊行报纸,1996年。

书友推荐:岁岁平安重生少年猎美在北宋当陪房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红颜政道惊悚乐园修订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嫁给铁哥们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交易沦陷你吃饭没有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翡翠衾(nph)蝶变穿书后成了狼孩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以你为名的夏天认知性偏差
书友收藏:升迁之路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官路扶摇重生少年猎美官路浮沉千里宦途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爱你老妈绝品宏图陈放顾静姝官道之权势滔天全职法师潘多拉的复仇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异世特工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听说你暗恋我官途:权力巅峰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