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陶行知研究会论文获奖名单>陶行知评传选1政治抒情诗人的一生

陶行知评传选1政治抒情诗人的一生(第8页)

正因如此,陶行知在知识界中,有意识地从正面评论新诗即可谓诗论的文章,连一篇也未写过。正如我们所见,他只是从侧面来论证胡适所谓的“新诗的正确路线”应予否定和抵制。而附于《飞行有感》之后的文章也并非独立的诗论。

三、南京郊外的晓庄师范

(一)掏粪桶的校长

1926年11月,江苏省江宁县教育局召开了指定的县属实验学校、小学校等4校共同研究会。陶行知以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主任干事身份,在参加了观摩教学和讨论会之后,代表与会者起草了名曰《我们的信条》这份文件,并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这个《信条》和《宣言》的内容也大体相同。从中能清楚地看出这个时期他的想法。试看《宣言》,其主张的要点如下:

“……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主张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必能用最少的金钱,办最好的学校,培植最有生活力的农民。

……但要想这种教育普遍实现,必须有试验、研究、调查、推广、指导之人才,组织、计划、经费,及百折不回的精神,方能成功。……我们已经下了决心要筹募100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事,提倡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这是一件伟大的建设事业,个个国民对他都负有绝大的责任。我们以至诚之意欢迎大家加入这个运动,赞助他的发展,指导他的进行,一心一德的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31]

“信条”中写道:“……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3万万4千万的农民。……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倘使个个乡村教师的心都经过了‘农民甘苦化’,我深信他们必定能够叫中国个个乡村变做天堂,变做乐园,变做中华民国的健全的自治单位。”[32]

共提出18条信条。再举其中二三: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33]

这里所谓的乡、村,原本是指县以下地方的行政单位名称。而“乡村”作为一个词使用时,相当于农村。行知设想,在农村普遍建立师范学校培养教师,以便担负起农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之重任。建立100万所乡村师范,改造100万个乡村——这就是中国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的号召。

陶行知老早就有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自觉投身农村复兴的想法。为此,必须考虑一个计划来培养为农民献身的教师,这就要改变师范学校普遍设在都市的现象。在乡村开设师范乃是一个紧急的课题。

必须重视占中国社会85%以上的农民教育,为此须在广大的乡村遍设师范学校,要改变师范学校只开设在主要都市,毕业生一向不愿赴任乡村的现状。因此除设乡村师范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反对者居多数。孟禄也反对说:在培养城市教师的学校中附属乡村部,把长期的乡村实验作为必修课,不也是可行的吗?

1926年秋召开研究会之后,改进社按照《宣言》的方向,加紧进行了乡村师范学校的具体准备,成立了校务理事会,改进社理事蔡元培任理事长。对陶行知来说,这是他酝酿了很久的设想,总算就要付诸实现了。

在南京郊外,他积极进行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筹备工作。1927年3月15日在举行开学典礼的时候,陶行知作为校长,决定正式把学校命名为“晓庄师范学校”。晓庄位于南京和平门到燕子矶一带,在周围约40华里的区域内建立了学园村。举行开学仪式那天,参加的学生有13名[34]。据说原预定招募学生20名。学生若是初中毕业以上,则不受其年龄限制。入学考试除作文、数学外,再简单进行一段演说,以及能否胜任体力劳动的测试。每半年招收一次新生。到1929年就有了相当多的学生,但准确数目不详。学园村以晓庄学院本部为中心,下属7所小学,其中4所学校附设有幼稚园,不久又创建了一所中学,还建起大礼堂、图书馆、音乐厅、标本陈列室、研究室等。这些建筑物几乎全是开学后,陶校长和指导员(不称教师)以及学生们自己劳动建造的。

在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刊登了一首署名“明道”的人写的诗,诗里这样写道:

晓庄师范开个例,

校长自己来敲钟;

名人去见陶先生,

校长室里无影踪;

先生赤足挑粪桶。

他的理论一句话,

教育原来是劳动。

作工之人要读书,

读书之人要作工。[35]

全校打水的校工,在本部只安排了一人。生活的一切均有指导员和学生自行解决。虽说是师范学校,他从不组织系统讲授教育学原理的课程,自学自习,自由讨论,和作为主课的农业劳动才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是“以农民的甘苦作为自己的甘苦”这一方针的具体实践。大礼堂取名“犁宫”(犁,用于耕作之农具),图书馆挂起了“书呆子莫来馆”(蛀书虫勿入馆)的匾额。“呆子”意指低能之人,因此比起“蛀书虫”来,“书呆子”一词也许更微妙。

学生们说,在本部的学习生活是“后方”生活,把一定时期之后被分配去乡村学校,称为奔赴“前方”。“前方”的各学校,开办了农民夜校,还在附近开办民众茶园,农民来喝茶时教他们读书写字,或去农家帮助农民耕种。

今天的学生,不要成为蛀书虫、书呆子。旧时代的学生埋头于读死书,新时代的学生必须注意使用活书。实际的生活,我们常常要去实践,也就是应当做什么?考虑使用怎样的书是很重要的。什么是活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活书。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树立一个可爱可敬的社会,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任务。用我们的汗水修建起来的图书馆,为了运用活书,欢迎学生们来此查找必要的书籍。读死书的学生,“蛀书虫”“书呆子”请勿入馆。[36]

每周都有一次校长的定期讲话,随后是指导员、学生和全体职工讨论。在这样的环境中陶行知重新仔细推敲杜威的理论——“教育的生活化”,“学校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了陶行知本人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曾说过:

“我们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翻半个觔斗,主张‘生活即教育’,把康健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改造社会的生活,就实际生活而言,理解为康健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我们把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也翻半个觔斗,变成‘社会即学校’。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我们的社会就是学校。‘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要是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如果把社会整体作为学校,那么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材料,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37]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创立之年,作有《村魂歌》一诗,并由著名作曲家赵元任谱曲。在有志于作教师的青年中广为传唱。

男同学,

女同学,

结了婚,

做先生。

书友推荐:见微知著(弟妹 H)蝶变逍遥小郎君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岁岁平安糙猎户与娇贵少女在北宋当陪房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交易沦陷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官婿美人香房客(糙汉H)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穿书后成了狼孩下乡的姐姐回来了被嫡姐换亲之后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
书友收藏:梨汁软糖【1V1甜H】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蝶变重生少年猎美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异世特工青花冷(先婚后爱H)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千里宦途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绝品宏图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我的年轻岳母官路扶摇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