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内容纷繁复杂。如错题集容量太大,则费时费力;反之容量太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根据本人具体学习情况而定,不同的学生,选题会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一般是从自己做错的习题中选择,但也有一些不一定是自己做错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类型尽量不要重复。
对不同学生也要区别对待。比如,后进学生每次考试丢分多,“错题集”量太大,他想都改,结果顾此失彼,每况愈下。教师可引导他们每次只将有可能改正的错题编入“错题集”。比如,某同学的化学,100分只得了50分,丢掉50分。如果他把错的50分都编入“错题集”,下次也不可能都改正,还加重了他的烦躁的心理。我引导他只挑自己觉得不服气的,觉得下次能改的15分编入“错题集”,这样,他能超过及格线,再认真些,能达到70分。他就越学越有信心,形式上“错题集”编少了,实质上他多学了知识。
5。错题改编
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作为学生也可以尝试如何去编,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初始阶段,同学们只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改动。
另外,可以考虑运用出题法,针对自己的常犯错误,给自己出几道题目,考查自己对概念掌握、条件运用和知识结合的理解程度。
(四)如何利用错题集
调查表明,尽管许多学生开始建立了错题集,但47。72%的学生把错题抄在错题集上就再也不管了;52。63%的学生整理了以后偶尔会回头复习;11。58%的学生考试前一定会拿出错题集进行专门复习。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好了错题集,仅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还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有了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应及时补充。
1。经常阅读
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最好养成每周或每两周回顾一次的习惯,对还不会的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尤其在复习的过程中,利用错题集,不仅能有的放矢,巩固自己薄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反思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天长日久,学生自然会感到进步明显,收获颇丰。这样学生能养成不断反思自己学习的习惯,不仅对学习有益,对将来的人生态度也有深远的影响。
2。相互交流
由于基础不同,各个学生所建立的错题集也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借阅“错题集”,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同时,我还让同学们评出班级中的“错题集”之星,供大家学习。
(五)教师的有效监控
1。明确目的,热心鼓励
我明确告诉学生,用错题集,目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在整理错题集时,不能为完成差事而搞花架子,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将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学习,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犯错误,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不做错题。明确了目的,知道好处后,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提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能够利用错题集归类、简化、举一反三,并把老师不知道的错题都抄上,订正好、分析好。
2。坚持要求,培养习惯
做错题集之初,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可能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不加筛选,不加分类,一股脑儿地全抄下来,或者只有题和答案,没有分析,或者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这需要家长和学生认识统一,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每天每个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开始时,这样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错题多,困难本来就多,怕做作业,偏偏错题多,对他们来说思想上有抵触,时间上难安排。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善待错误,学生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少,并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例如,在高考中看到一道类似的题,你可能会联想到曾经犯过的错误,及时搜寻到正确的答题方向,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3。指导方法,训练思维
针对不同的错题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1)尚未理解、掌握的
这类习题往往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弄清题意,找到解题关键,厘清解题思路、原则、方法等。然后,在习题旁注明简要解题过程或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从解题过程中得出的解题规律,也应收录在集,以达到举一反三。
(2)特别易错题
这类题的关键是如何抓住关键,要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学生心理上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如急躁心理、恐惧心理、失落心理、标尺心理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避免这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难记题
这类题型往往需要学生及时总结并不断补充。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外界获得信息、整理信息,其次要指导学生把看似乱如麻的知识整理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发展学生能力。
4。教师示范,引领督促
学生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要求他们分类整理可能勉为其难。如果老师能把错题进行分类整理,自己也建立一本错题集,同时指导学生按相同的分类方法进行错题积累,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专题的错题训练,效果会很好。
现在高一、高二的学生实行双休,可将整理错题集列入双休作业,命名为“一周错题集”,如同周记,每周必查;还可将学生中的优秀错题集推荐出来进行展评,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开展比、学、赶、帮的学习活动,使学习风气大为改观。
(六)错题集的作用
对两个班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下列数据。
(注:A、B、C、D指的是成绩的等级,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数字表人数)
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做错题集的同学的成绩有明显的上升,特别是从C提升至A或B级的人数,D级人数变化不大;不做错题集的同学的成绩则有较明显的下降,特别是D级人数变多。
结论:实际调查结果表明,错题集可以使那些比较聪明但平时学习不是很用功的学生从中等变到优秀,使那些平时学习认真但基础中等的学生从中等变到良好甚至优秀,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太好,总体来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自觉养成了记错题的习惯,还能针对自己错的比较多的地方进行自我诊断,制定改进的措施。有的同学说道:“我这次测验中计算题失分太多,说明我不够仔细,我一定要吸取教训,认真地打好草稿。”有的同学这样反思:“我发现概念部分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以后要在这方面多练习。”还有的同学总结为自己的审题习惯不好。
建立了错题集,就像建立了一个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对各种“陷阱”了如指掌,广泛杀毒,威力无穷。学习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汇总,有了错题集,我们就有了一个有力的武器。“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七)结束语
古希腊学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过程中,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在教学实践中点燃这个火把。
错误是一种财富。聪明的人总是在失败以后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作为老师,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因此,我还告诫学生:别放弃错误,它和成功一样重要,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经验。让人惋惜的是许多人不善于利用错误,而白白浪费了错误资源。每次做错事或犯了错误,我们都要认真反思一番,把它牢记起来。漫漫人生路,谁都会遇到一些自己做错的事。我们应能记住所犯的错,在心里建立人生的“错题集”作为特殊的人生参照,时刻告诫自己,使自己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