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数据结果
采用2信息相关(自我、非我)×2情绪效价(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两因素实验设计,形成自我信息积极情绪、自我信息消极情绪、非我信息积极情绪、非我信息消极情绪四种条件,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描述统计见表8-7。
表8-7四种不同条件下反应时描述统计
以反应时为因变量,运用两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8。
表8-8行为反应时的情绪效价、信息相关两因素方差分析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1,20)=11。581,p<0。01,Partialη2=0。367],且消极情绪反应时(M=3533)明显长于积极情绪的反应时(M=3266);信息相关的主效应显著[F(1,20)=5。867,p<0。05,Partialη2=0。227],且自我信息条件下反应时(M=3329)显著短于非我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M=3470)。
情绪效价与信息相关的交互作用显著[F(1,20)=5。065,p<0。05,Partialη2=0。202]。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自我条件下,在加工消极情绪图片与积极情绪图片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1,20)=10。475,p<0。01,Partialη2=0。344],加工消极情绪图片(M=3551)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情绪图片(M=3108)。在非我信息条件下,加工消极情绪图片(M=3515)与积极情绪(M=3425)图片反应时之间差异不显著[F(1,20)=1。421,p>0。05]。
图8-5行为反应时的信息相关与情绪效价两因素交互作用
2。脑电数据结果
(1)N1成分分析
首先以N1(70ms~160ms)平均波幅为因变量,以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9。
表8-9N1平均波幅的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因素方差分析
续表
注:*代表p<0。05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只有情绪效价和信息相关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1,20)=4。625,p<0。05,Partialη2=0。188]。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在自我信息条件下,积极情绪图片与消极情绪图片诱发的N1平均波幅之间差异不显著[F(1,20)=1。118,p>0。05];在非我信息条件下,积极情绪图片与消极情绪图片诱发的N1平均波幅之间差异不显著[F(1,20)=0。699,p>0。05],见图8-6。
(2)P2波幅分析
以P2(160ms~260ms)平均波幅为因变量,以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10。
表8-10P2平均波幅的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因素方差分析
续表
注:***代表p<0。001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情绪效价[F(1,20)=0。000,p>0。05],信息相关[F(1,20)=0。116,p>0。05]主效应不显著;情绪效价和信息相关两因素交互作用[F(1,20)=0。034,p>0。05],情绪效价、信息相关和电极三因素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20)=2。428,p>0。05],见图8-6。
(3)N400波幅分析
对N400的波幅进行分析,采用从刺激呈现300ms~600ms每隔100ms为时间窗口,以N400平均波幅为因变量,以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300ms~400ms时段平均波幅分析
首先选取300ms~400ms时段平均波幅为因变量,以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11。
表8-11300ms~400ms时段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因素方差分析
注:*代表p<0。05
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1,20)=4。353,p<0。05,Partialη2=0。179],情绪效价与信息相关的两次交互作用显著[F(1,20)=6。171,p<0。05,Partialη2=0。236]。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在自我信息条件下,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异显著[F(1,20)=11。690,p<0。01,Partialη2=0。369],且积极情绪图片条件下(M=-2。699)诱发的波幅小于消极情绪图片条件(M=-3。797);在非我信息条件下,积极情绪图片(M=-3。432)与消极情绪图片(M=-3。289)诱发的波幅之间差异不显著[F(1,20)=0。161,p>0。05],见图8-6和图8-7。所以,在300ms~400ms认知加工阶段幼儿对自我的认知开始出现自我认知积极偏向。
400ms~500ms时段分析
选取400ms~500ms时段平均波幅为因变量,以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12。
表8-12400ms~500ms时段情绪效价、信息相关、电极三因素方差分析
注:*代表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