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中外教育史第二版pdf>第二 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第二 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第3页)

(四)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教学活动层面,孟子和孔子的思想存在一定区别。孔子重视通过闻、见获取知识,强调学思并重;孟子则轻视闻、见的作用,更强调理性思考的价值。在他看来,学习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教学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知识。

(1)深造自得。个体要想获得高深的学术造诣,必须深入学习、刻苦钻研。“深造”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自得”才是关键。孟子说:“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34]作为学生,必须发挥主动精神,自觉追求学问,这样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厚的智慧,遇事才能运用自如、左右逢源。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愿望,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不可强为人师。另外,“自得”也意味着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盲从权威经典,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35]。

(2)盈科而进。这一原则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孟子在此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36]。流水不注满低洼之处就不会向前行进,君子立志行道也是同样道理,不达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通达。凡事进程过于迅疾,势必会影响其实际效果,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37]。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需要遵循其独有的规律,“盈科而后进”。急于求成,盲目推进,不但没有助益,反而会造成危害。

(3)专心有恒。学习需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论学生的智慧高低、教学的内容难易,只要注意力集中、专心学习就能有所收获;心不在焉、三心二意,自然一无所得。专心的同时还必须持久连贯。孟子举例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38]。学习就像挖井一样,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又举例说,即使是天下最易成活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能生长。所以,学习需要坚持不懈,不能时断时续、一曝十寒。

(4)教亦多术。学习重在学生的专心自得,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孟子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说:“君子之所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39]对于不同的学生,有的应及时教化,有的应成全其德行,有的应发展其才能,有的可以解答其疑问,有的虽不曾及门但可间接受教。总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三、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年赵国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长期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是最有德望的教师,曾“三为祭酒”[40]。后为楚相春申君所器重,任兰陵县令。晚年定居兰陵专事著述和教学。传世的著作《荀子》,共32篇,大部分为其亲笔所写。

(一)论教育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荀子认为“礼”对贵贱、贫富、君臣、长幼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使人与动物得以区分,是维持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由于“礼”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他高度重视礼法教育。主张君主治理国家应该以礼教为前提,以法治为辅助,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国富民强。

教育的个体作用。荀子明确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命题。首先,性与伪是相互对立的。性,就是人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伪,就是人为,指通过后天修养、学习而产生的种种变化。人的本能中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之所以能为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其次,性与伪又是相互联系的。性为素材,伪是对素材的加工。只有二者统一,“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即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化人的本性,使人改恶迁善。最后,教育要想实现“化性起伪”,必须重视环境影响和个人努力这两个因素。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人的影响力相当重大,而环境又是可以由人来选择的。当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协调、目标一致时,任何人都可以改变本性,即便是“涂之人”也有可能成为大禹一样的圣贤。

(二)论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荀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贤能之士,即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擅长治理国政的各级官吏。他把儒者划分为三个等级:俗儒、雅儒和大儒。俗儒徒有儒者之名,学术肤浅,仅会教条诵读,对当权者阿谀奉承,欺愚者以求衣食,根本称不上人才。雅儒学习并实践诗书礼义,能尊贤畏法,虽创新不足,但不自欺欺人,光明磊落,属于可堪任用的人才。大儒,是最为理想的人才。他们知识广博、见识高超,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能自如应对各种新问题新环境。一旦被举用,即使是百里之地的小国,三年即可一统天下。显然,大儒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格。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六经教育并加以推广。与强调“内省”的孟子不同,荀子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道德的“外铄”过程,所以他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在荀子看来,六经作用不同,各具特色,已经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学问和道理,“《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41]。在诸经之中,荀子最重视《礼》。与孔子的兴诗、立礼、成乐的顺序不同,荀子主张以明礼义为本,提出“学至乎《礼》而止矣”。

(三)论教学

1。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低到高可以分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闻和见,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知识的来源;知,是思维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行,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由“知”所得来的认识不一定可靠,必须通过“行”加以验证。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42]荀子的学习过程理论完整而系统,比较准确地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而且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2。学习方法——积少成多,坚持不懈

荀子认为学习需要做好渐进的心理准备,积小方可成大,既不能妄想一步登天,也不能轻视每一个细微的进步。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43]从小事做起,珍惜每时每刻,最终必将取得成功。学习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坚守,不能懈怠。“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44]意思是说,只要真诚地学习,努力地践行,时间久了,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礼义道德的学习是终生的事业,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松懈。

3。学习态度——虚壹而静

虚,即虚心,就是在学习时不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阻碍认识新事物。壹,即专一,就是精神专注,不因见其他事物而分心。静,即保持头脑清醒,不让无关的思绪或情感来扰乱正常的思维活动。所谓虚壹而静,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的状态,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学习成效。荀子很不赞赏那些学识广泛但用心浮躁、不能专一的人,他说:“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45]

4。思维方法——兼陈中衡

荀子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46]。意思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片面之“蔽”,妨碍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为此,荀子提出了“兼陈中衡”的方法。“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适当的、中正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学习者突破自身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固守一端,尽可能地在全面、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做出解释和判断。

(四)论教师

荀子高度重视教师对于国家和个体的作用,竭力倡导尊师。从国家层面来看,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教师则是礼的化身,“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47]由此,荀子将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强调君与师同为治国之本,教师应该得到广泛尊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48]可见,是否尊师关系到国家之兴亡。从个体层面看,教师是学生与经典之间的桥梁、捷径,“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49]。正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那些内容或隐晦或简约的经典著作才能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拥有绝对权威,求学必须主动接近贤师,否则难以学习到经典的真义与精髓。

荀子在重视教师、倡导尊师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严格的素质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50]意思是说,仅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还称不上是合格的教师,为师之道在于四个方面:其一,有尊严有威信,使人敬服;其二,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其三,讲课有条有理、不凌乱且不违反师法;其四,见解精深且能合理表述。

孔、孟、荀是先秦儒家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大师。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主要见于《论语》,其语言朴素简洁,基本以格言的方式存在,并未构成严密的理论结构体系。孟子和荀子两派各有侧重地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为儒学的演进做出了不同的尝试。相对而言,建立在“人性本善”基础上的孟子的教育理论,以“内发”和“复性”为特征,偏重人才培养的伦理价值;建立在“人性本恶”基础上的荀子的教育理论,以“外铄”和“成性”为特征,偏重人才培养的政治价值。二者培养德才兼备的贤才这一目标是一致的,但发展路向却完全相反,但恰恰是这种相反相成,使儒家教育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深化。

书友推荐:你吃饭没有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惊悚乐园修订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交易沦陷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经年(高干 1v1)蝶变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人间政道红颜政道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被嫡姐换亲之后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不乖(姐夫,出轨)逍遥小郎君官道之权势滔天在北宋当陪房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
书友收藏:千里宦途官场之狐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爱你老妈陈放顾静姝龙族堕落调教陈思雅徐铁军认知性偏差官途:权力巅峰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北电门房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绝品宏图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