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
2。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颁布()为全国学校统一的教科书。
A。《五经正义》B。《五经定本》
C。《算经十书》C。《三经新义》
3。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
A。学事B。明理
C。学经D。锻炼意志
4。“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的描述。
A。教育作用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
5。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物主义D。客观唯物主义
二、简答题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什么是苏湖教法?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述材料,简述宋代书院的发展背景和过程,再谈谈书院的兴起对当时教育及学术发展的影响。
本朝庆历熙宁之盛,学校之官遂遍天下。而前日处士之庐无所用,则其旧迹之芜废,亦其势然也。不有好古图旧之贤,孰能谨而存之哉?抑今郡县之学官,置博士弟子员,皆未尝试考德行道义之素。其所受授,又皆世俗之书,进取之业,使人见利而不见义,士之有志为己者,盖羞言之。是以常欲别求燕闲清旷之地,以共讲其所闻而不可得。故特为之记其本末,以告来者。使知二公之志所以然者,而无以今日学校科举之意乱焉。又以风晓在位,使知今日学校科举之害,将有不胜言者,不可以是为适然而莫之救也。若诸生之所以学,而非若今之人所谓,则昔吾友张子敬夫所记岳麓者,语之详矣。顾于下学之功有所未究,是以诵其言者不知所以从事之方,而无以蹈其实,然今亦何以他求为哉!亦曰:养其全于未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之,恶则克而去之,其亦如此而已,又何俟于予言哉!
——朱熹《石鼓书院记》
【拓展阅读书目】
1。陈国代、姚进生、张品端:《大教育家朱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于述胜:《朱熹与南宋教育思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高全喜:《理心之间: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小学集解·小学书题》。
[2]《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3]《朱文公文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