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第一部分 总报告(第1页)

第一部分总报告

引言

2017年是中国教育大变革、大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于2017年9月21日宣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此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教育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网络舆情作为民心民意的“晴雨表”,映射出教育问题与民心所向。如何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是对2017年我国教育领域舆情事件的一次总结、反馈,较为清晰地概述了该年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整体脉络。总报告分为四部分:2017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总体格局、2017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传播态势、2017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干预特征和中国教育网络舆情治理建议。

总体格局部分,重点对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主体特征与舆情类型等事件表征进行统计分析。传播态势部分,基于大数据分析,通过舆情数据采集系统对不同的平台、参与主体、参与方式进行数据抓取,对舆情事件的各个关键节点与关键影响机构(人物)进行重点描述。此外,传播态势部分尝试分析教育网络舆情事件中参与人群的情感倾向以及不同群体类型的情感态度。干预特征部分,课题组选取典型案例,从干预主体、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以及问责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对总体格局、传播态势及干预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性治理建议,为相关部门构建较为成熟的教育网络舆情善后处置机制提供参考。

此外,总报告数据的获取主要依托《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7》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湖南大学舆情数据采集系统、辅之以成熟的商业性舆情管理系统——“知微事见”数据分析平台配合。运用湖南大学舆情数据采集系统,我们对2017年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涉事主体、舆情类型、教育学段、干预主体、干预方式以及问责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知微事见”数据分析平台,我们对舆情事件的影响力指数[1]、生命周期、发展趋势、微博账号影响力以及受众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事件的影响力指数是根据舆情事件在微博、微信以及论坛、网页等网媒多平台上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估,并加权计算,扩展到0~100的指数。事件影响力指数的大小与事件影响力的强弱成正比。

书友推荐:袅袅春腰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重生少年猎美翡翠衾(nph)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糙猎户与娇贵少女燕尔(古言1v1)官婿美人香逍遥小郎君望门娇媳官道之权势滔天在北宋当陪房以婚为名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女神攻略手册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不乖(姐夫,出轨)穿书后成了狼孩认知性偏差红颜政道
书友收藏:我的年轻岳母龙族堕落调教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全职法师医道官途官路扶摇以你为名的夏天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蝶变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官途:权力巅峰官路浮沉官场之狐梨汁软糖【1V1甜H】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听说你暗恋我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