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要强调的是,道德原则不属于法律体系,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被运用,甚至也不意味着法官没有(道德)义务去适用它们,只是这么做就不再是法官的法律义务了。
[100]此处参考了德沃金“建构性解释”的想法,参见RonaldDworkin,Law'sEmpire,Cambridge(Mass。):BelknapPress,1986,pp。45-78。
[101]RobertAlexy,Juristisdung,SystemundKoh?renz,in:OkkoBehrendsMalteDie?elhorstRalfDreier,(Hrsg。):ReatikundPraktisft。Symposiumzum8vonFraingen,1990,S。96。
[102]RobertAlexyAleksaheceptofdItsSignificeforDiskursiveRationality,3RatioJuris(1990),p。130。
[103]这就涉及了作为理性商谈的法律论证理论,对此参见RobertAlexy,TheoriederJuristisArgumentation,2Aufl。,Frankfurta。M。:SuhrkampVerlag,1991。
[104]关于规范领域中道德自治与理性证立的关系,参见JanSie,AutonomyaionalJustifis,16RatioJuris(2003),pp。105-122。
[105]Vgl。GustavRadbruch,Rechtsphilosophie,8。Aufl。,Stuttgart:K,1973,S。9。拉德布鲁赫用的词是“正义”。
[106]H。L。A。Hart,TheceptofLaw,2nded。,Oxford:Press,1994,p。128。
[107]JaheTheoryofPrinciples–AFrameworkforAut,in:M。Borowski(ed。),OureofLegalPrinciples,119ARSP-Beiheft(2010),pp。49ff。
[109]阿列克西曾分别称之为法制主义与温和宪政主义(参见RobertAlexy文,第213、214页)。
[110]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拉兹说,“法律完全可以设立奴隶制而不违背法治”。JosephRaz,TheRuleofLawandItsVirtue,iyofLaw,2nded。,Oxford:Press,1979,p。211。
[111]参见[美]玛蒂尔德·柯恩:《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杨贝译,《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第359-361页。
[112]Vgl。RobertAlexy,Diskurstheorieue,i,Vernunft,Diskurs,Frankfurta。M。:SuhrkampVerlag,1995,S。148ff。
[113]Vgl。E。-W。B?f?rde,DieMethodenderVerfassuioandsaufik,i,Verfassuie,Frankfurta。M。:SuhrkampVerlag,1991,S。86f。
[114]Vgl。E。-W。B?f?rde,GruealsGrundzatz,Verfassuie,Frankfurta。M。:SuhrkampVerlag,1991,S。196f。
[115]ErnstForsthoff,DerStaatderIndustriegesellschaft,2。Aufl。,Mün:BeckVerlag,1971,S。144。
[116]参见RobertAlexy文,第224页。
[117]AlexaheLeastDangerousBranch:TheSupremeCourtattheBarofPolitiesota:Bobbs-Merrill,1962,pp。16-17。
[118]Vgl。RobertAlexy,Abw?gung,Verfasubarkeituion,in:M。BedR。Zimmerling(Hrsg。),PolitikuischeVierteljahressderheft36(2006),S。256。
[119]参见Claus-Wilhelmaris文,第11-12页。
[120]参见Claus-Wilhelmaris文,第46页。
[121]参见RobertAlexy文,第225-227页。
[122]376U。S。254(1964)。
[123]参见RobertAlexy文,第146页。在权衡法则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对原则权衡进行演算化的重力公式(Vgl。RobertAlexy,DieGewiel,in:JoachimJickeliPeterKreutzDieterRezter(Hg。),Ged?isschriftfürJürgenSonnens,Berli,2003,S。790。)对此不再赘述。
[124]公序良俗原则一般被认为是基本权利原则在私法中发挥作用的桥梁。一方面,基本权原则借助公序良俗原则下延到私法领域,从而使宪法基本价值成为民事行为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公序良俗原则又内在地上连至基本权利原则,使自身的内涵得以充实化,即在民事活动中侵犯他人基本权利的,视为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故公序良俗又被称作“引致条款”(参见于飞:《公序良俗原则研究——以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135-136页)。重要的是,借助公序良俗原则发挥作用的基本权原则并不限于特定的一个。
[125]要注意它们与黑克以及拉伦茨的相关学说的区分,尽管两者都使用了这对概念。黑克将“外部体系”定义为用命令和秩序概念,而将“内部体系”定义为利益概念(Vgl。PhilippHeck,BegriffsbildungundInteressenjurisprudenz,Tübingen:VerlagMohr,1932,S。139ff。);拉伦茨则将“外部体系”定义为抽象—概念的体系,将“内部体系”定位为法律原则的集合(Vgl。KarlLarehodeswissenschaft,6。Aufl。,Berlin[u。a。]:SpringerVerlag,1991,S。437,473ff。,481ff)。
[127]Vgl。HelmutSchultze-Fielitz,Artikel20:Rechtsstaat,in:HorstDreier(Hrsg。),Gruz:Kommentar,BandII,2。Aufl。,Tübingen:MohrSiebeck,2006,S。170,175。
[128]Vgl。Martiheewinnung,2Aufl。,Berlin:Duncker&Humblot,1976,S。243,247。
[129]类似观点参见张翔:《宪法释义学》,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90页。
[130]Vgl。AndreasWallkamm,Generalklauseln-NormenimSpannungsfeldvouswidrigkeit,39Rechtstheorie(2008),S。508。
[131]这一区分参见CarlosE。Al和EugenioBulygin文,第107页。
[132]SeeFrederickSchauer,ThinkingLikeaLawyer,Cambridge(Mass。):HarvardUyPress,2009,pp。26-27。
[133]具体论述及例证参见雷磊:《论依据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修正》,《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134]GordlobalizationandtheRuleofLaw:AMaethatRuernationalJournalofstitutionalLaw(2003),pp。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