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pdf>第一 箱庭疗法在聋校中的应用

第一 箱庭疗法在聋校中的应用(第1页)

第一节箱庭疗法在聋校中的应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听力残疾有2054万人。这一人群由于听力的缺陷而无法与普通人群通过言语进行交流,即使通过手语或其他方式交流,也可能存在误解或理解的偏差,因此他们要融入社会较普通人要困难得多。于是,箱庭疗法成为现今国内聋校应用比较广泛的心理治疗与辅导的方法。

听力上的障碍可能会影响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上的发展。陈顺森,张日昇(2007)总结了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认知发展的滞后,社会认知的片面、偏差,社会交往的回避、孤独,内心体验的焦虑、恐惧与压抑,情绪和行为的适应不良。陶新华(2007)采用中文健康问卷(CHQ),对苏州120名中学聋生施测,结果显示聋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听力正常的中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身体症状、焦虑和担忧、抑郁三个维度上。付彩传(2009)调查发现相比于普通青少年,听力障碍的青少年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主要体现在自我满意度低、易冲动、敏感、焦虑、孤独、自卑、报复心强等。此外,处于青少年期的听障学生对丧失听力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敏感。听障青少年不仅面临更多的情绪适应困难,也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和犯罪倾向。

一、箱庭疗法对聋生的适用性

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实践,并且发表了许多箱庭疗法在听力障碍儿童中的心理治疗和干预的研究,为箱庭疗法在这一群体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例如,樱井素子(1999)对一名重度语言障碍的儿童萨姆进行了一年的箱庭治疗;王萍,黄钢,杨少文等人(2009)采用倒返实验设计,对一名社交焦虑障碍的聋生进行了箱庭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评估;林雅芳和张日昇(2011)对一位交往障碍聋生进行箱庭治疗;孙凌等人(2012)对一位ADHD的听障儿童进行了箱庭治疗并评估了治疗效果。

(一)箱庭疗法的易操作性

由于制作箱庭作品不需要制作者有特殊的技艺,其制作过程对来访者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问题和事件的能力要求不高(张日昇,2008)。而儿童本身由于其情感和认知水平有限,还不能够用文字或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感受(Johnston,1997)。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其生理的原因,相对于普通儿童,言语的表达更为困难。箱庭以游戏的形式,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能够使儿童超越无法理解或难以清晰地表达其抽象思想的限制,儿童只需要在沙箱中自由地表达和玩耍即可。

(二)箱庭疗法的游戏属性

箱庭本质上是一种玩沙和玩具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的语言,是儿童和外界环境互动、联系的方式。儿童在治疗环境中自然需要通过游戏表达他们的困难和忧虑,就像成人以言语的方式描述困难和忧虑一样(Axline,1947)。Lah(2002)认为游戏治疗有助于儿童把游戏作为一种自然的语言去表达和交流他们的感受、想法和体验。游戏作为一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弥补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交流上的缺陷。

游戏本身就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儿童内心世界与外界形成联结的媒介,通过游戏,能够很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张日昇,2008)。由于听力的阻隔,听力障碍儿童获取的外界的讯息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通过箱庭游戏,帮助听力障碍儿童与外界环境,与他人形成联结。

此外,其游戏的特性能够降低儿童的阻抗,提高儿童的参与度。箱庭材料——沙和玩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儿童前来玩耍。Mitchell和Friedman(1994)认为儿童对玩沙有一种自然的驱动,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有沙坑的地方总是聚集了玩沙的孩子。

(三)箱庭疗法的非言语性

制作箱庭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触觉、皮肤觉、视觉、运动觉、知觉等多种感知觉,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听觉缺失造成的缺陷和不足。Kestly(2001)认为,箱庭提供了一种视觉和触觉的途径,能让孩子懂得如何理清混乱和伤害,并通过直面过去的经历找到解决之道。箱庭疗法是一种高度形象生动,超越言语,跨越文化障碍的心理咨询方式,特别适用于于聋哑或听力、言语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能够满足他们心理健康需求的强而有效的工具(Betman,2004)。

二、箱庭疗法在聋校中开展的特殊性

在聋校从事心理工作的治疗者或心理老师,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箱庭疗法的特殊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了解聋生的心理特征

听力障碍儿童相较于听力健全的儿童,可能会因听力缺陷而产生一些独特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他们也同听力健全儿童一样,经历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所以,聋校的心理工作者既要了解听障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独特性,也要看到听障儿童和听力健全儿童的共性。

从发展性问题来看,听力障碍儿童同普通的儿童一样,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的时期,那么每个阶段的特征以及可能会存在的冲突,他们也可能会遇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很多心理和行为表现可以近似看作正态分布。所谓异常,就是异于常态的意思。当需要评价这个行为是正常还是异常时,我们将这个行为放在正态分布中看,看看这个行为是否处于正态分布的左右两个极端。如果将听力障碍儿童的某些行为放在普通儿童行为的正态分布图中,可能是处于极端的,是异常的。但是,如果把这一行为放在听力障碍儿童行为的正态分布图中,可能这是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都存在的行为,那么在听力障碍儿童的群体中,出现这一行为是“正常”的。最为常见的是听力障碍儿童可能会出现高声说话和叫喊这一行为,对于普通儿童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异常的行为表现,但是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来说,生理的原因导致他们较难接收到响度小、频率低的声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自己或对方听到声音。

听障儿童的其他感知觉的发展也可能由于听觉的缺损而受到影响。听障儿童相较于普通儿童,在记忆方面表现为记得慢、忘得快;在思维方面表现为发展速度和水平低于同龄人,但并不存在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郑裴(2009)的研究表明,聋哑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相较于普通儿童滞后了8~10年,但发展模式和情绪理解本身没有缺陷,只是由于感官的缺陷而推迟了该能力的获得。

由于听觉功能的丧失,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低于同龄健常者。但同时可能有其他感知觉的补偿作用,某些感知觉又可能高于同龄健常者。所以,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非听觉的感知觉来拓宽听障学生的认知空间,丰富听障学生的认知途径,提高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

听力的缺损限制了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所以聋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可能存在片面和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甚至是与最亲密的家人,沟通上也可能不同于普通家庭。有些聋生父母并不会手语,因此与孩子交流不多。聋生的原生家庭环境、氛围也可能有异于普通家庭。对聋生原生家庭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了解聋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并不意味着给这些孩子贴标签。我们在认识到他们同正常儿童差异的同时,也要记得他们也是儿童,相较于差异,更不能忘记他们与同龄者的共性。他们也是孩子,同样喜欢游戏,喜欢打闹,喜欢美好的东西,同样理解微笑是友好的,冷眼是排斥的。

特别对于聋生,听力感觉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其他感知觉甚至会比正常人更加敏感。研究表明,聋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常常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此对外界比较敏感。与此同时,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父母支持和其他支持均高于普通学生(陶新华,2007)。所以,你的微笑、真诚、鼓励、赞赏对他们而言有着更为积极的力量;同样,你的忽略、冷漠、指责也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伤害。

聋校的心理工作者需要客观地、不带评价地认识听力障碍儿童同正常儿童的共性和差异。在陪同听力障碍的儿童制作箱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语言是那么无力,与此同时又会发现非语言的沟通是多么有效。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会被捕捉,自己坐的位置,同他们的距离和肢体接触(握手、拥抱等)等细节都可能会被他们在意。所以,陪伴者应充分利用非言语的沟通技巧,通过图画、文字、手语、肢体语言等同他们交流是非常有用的。

(三)箱庭设置的调整

个体箱庭是让来访者自由地在箱庭中“想怎么摆都可以”,而团体箱庭由于有多人参与,会有较多的规则和设置。在聋校中开展团体箱庭,可能需要根据参与儿童的认知程度对规则做适当调整。以下是根据我们研究室过去一年,在北京某聋校面向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展团体箱庭的经验总结,在这里可以作为大家实践的参考,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在真正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1。控制团体人数和时长

根据团体箱庭的定义,两人及其以上的都可以称为团体箱庭。团体箱庭的人数需要有所限制,平时可以7~8人,但是在听障儿童中开展的时候,由于不论是通过手语还是纸笔交流都会比言语沟通更加耗费时间,所以建议团体箱庭人数不要太多,一般4~6人的团体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参与的儿童都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并且让陪伴者和其他成员理解他所表达的内容。同时,整个团体箱庭的时间也能够控制在90分钟以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团体箱庭时间过长会使得他们在后期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团体箱庭的时间较短,可能每个成员的参与程度不深,陪伴者同儿童的关系也可能建立得不够完善。

2。明确规则,灵活调整,适当简化

明确规则,让参与的儿童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什么样的行为是允许和鼓励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期待的。由于认识发展的限制,低年级的儿童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抽象的规则,所以讲解规则的方式需要一些调整和技巧。听力障碍儿童往往无法直接通过口头讲解规则,而是需要借助手语、图画、纸笔来辅助讲解。如果是首次团体箱庭的话,那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讲解规则,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并接受规则。如果是长期的固定成员的团体箱庭,之后每次制作团体箱庭前花1~2分钟,通过手语或者绘制的卡片纸与孩子们重温一下团体箱庭的规则就可以,一是避免有成员遗忘了规则,二是起强调的作用。

同时由于儿童的注意力的维持和自控能力尚不完善,在遵守规则方面较为困难,因而规则中可以加入一些行为要求。这些行为要求可能对于成人来说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地表现,但可能是大多数儿童尚未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如“认真观看别人摆放”,“别人分享故事的时候要双眼看着对方”,“别人分享完故事后要鼓掌”,这样就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一些行为。可以取消在最开始的时候调换制作顺序的设置,因为不容易让儿童理解调换顺序这一设置的原因和目的。如果是长期连续的团体箱庭,可采用轮流优先的顺序来进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第一。同时,取消了最后一名的微调规则,也是基于不容易阐述为何如此设计的原因,同时较难让儿童把握何为“细微”的调整。

总之,对规则最基本的要求儿童是可以理解的,能够做到的。

书友推荐:龙凤猪旅行团人间政道嫁给铁哥们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认知性偏差见微知著(弟妹 H)交易沦陷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天仙师娘官道之权势滔天经年(高干 1v1)以你为名的夏天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他的暗卫糙猎户与娇贵少女蝶变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翡翠衾(nph)
书友收藏: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异世特工升迁之路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潘多拉的复仇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全职法师重生少年猎美官道之权势滔天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绝品宏图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以你为名的夏天陈思雅徐铁军梨汁软糖【1V1甜H】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陈放顾静姝官路扶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