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箱庭疗法的精髓>第二 仙人掌开花对品行障碍青少年小明的箱庭治疗

第二 仙人掌开花对品行障碍青少年小明的箱庭治疗(第2页)

图6-8第2次箱庭作品:引路

虽然小男孩有很大的危险,母亲却依然背对着他,对自己的孩子置若罔闻,让小男孩更加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是忽视的表现,瑞·米雪尔把它看作创伤主题的一种。同时,这也是小明在现实生活中与母亲的关系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中,小明感觉不到母亲对他的关心,给予他的只是忽视和责骂。婴儿是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心,小明用一个婴儿玩具来代表自己,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表现,显示其内心的弱小和心理能量的匮乏。Neumann将幼儿自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母子一体性阶段(0~1岁)、分离阶段(1~2岁)、自性固化阶段(2~3岁)。孩子从母亲的关爱中体验着安全感,这叫作母子一体性阶段。若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受阻,儿童就会出现发展的停滞。Chiaia(2005)认为,在深层的非言语水平上,箱庭可以让制作者碰触到与母亲的早期关系。小明在此次箱庭中表现了母子分离的情形,这可能反映了他婴儿期时在母子一体性关系的发展中存在障碍。现在小明需要在箱庭治疗中重新回到发展这种最初关系的阶段,去修复这一关系。

虽然有唯一的一座桥可以通往母亲那里,却离小男孩很远,小男孩很难看到。本是生命之源的水却让婴儿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甚至担心自己掉进河里。绿树和草虽然可以给他带来保护,却只是暂时的防护。母亲的手中拿着一把合着的伞,张日昇(2006)认为,伞能够遮风避雨,是保护的象征,而闭合的伞则可能是一种可能与准备,伞所保护的往往就是来访者认为最为主要的东西。因此,伞的出现表明小明想要寻求一种保护,而伞在此刻却是合着的,不能为小明提供这种保护。这些都反映了小明在强大的无意识力量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然而只有经历冲击的洗礼,他才能从恐惧中走出来。荣格(1969)认为,只有在彻底被遗弃以后,我们才能够体会到我们自身所与生俱有的那种希望的力量。

(三)第3次咨询(某年1月11日)

1。谈话

咨询一开始,当治疗者问起上次让小明完成的作业(写给爷爷的一封信)时,他说自己没有做,因为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小明来说,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爷爷的离去带给他的巨大精神创伤。

小明之后谈了自己这两天的情况,说这两天晚上都回家吃晚饭,父母还是骂他,他挺心烦,就背着父母偷偷从窗户跳了出去,到网吧上网,和那帮朋友一起玩网络游戏。他对父母的敌意如故,又说自己还是很愿意好好学习的,但父母的行为让他无法好好学习,然后又谈了他的爷爷、外公、外婆等。在谈到他的妹妹时,小明说对待妹妹还算行,不过有时也挺想欺负她,因为小明知道妹妹夺取了很多本该属于他的父母之爱,而真的做时却又舍不得。他之后对箱庭作品的描述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谈到同学关系时,小明认为他们班的女生是弱势群体,而男生却很“贱”,当他们惹着他,让他有理由对他们发泄的时候,他会对他们动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2。箱庭制作及交流

小明先是到玩具架前选择玩具,然后拿了一些树、花、草等植物放入沙箱中,集中于沙箱的下部,并对植物进行了一些移动和调整。之后,他在沙箱的左侧放了两匹马。上面的那匹马较大,棕色,他还将马的四条腿陷入沙中;下面的那匹马较小,黄色。最后他又添加了一些植物。

小明这次作品的主题为“路”,见图6-9。他看着沙箱中的那两匹马说:“上面的那匹马是我,下面的那匹马是我妹妹。我们有着相同的起点,希望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希望妹妹不要像我现在这样……两匹马的朝向不同,分别走向两条不同的路。上面的那条路缺乏水、草,也没有帮助。下面的那条路,途中有水、草,有帮助,更好走一些。代表我的那匹棕色的马走向的是上面的那条路,代表我妹妹的那匹黄色的马走向下面那条路,两条路分别通向不同的终点。上面那条路的终点是仙人掌,它代表不好的终点,其余的仙人掌代表着阻碍。下面那条路的终点是那朵花(右下方),它代表美好的终点。”在我提到他将那匹棕色的马的四条腿陷入沙中时,小明说:“代表我的马本来在玩具架上站得挺稳,我却将它的腿陷得很深。代表妹妹的马本来在玩具架上站不稳,我轻轻放到沙箱中,腿没有陷得那么深,还有很多余地。不知道这是天意还是人为。”

之后,小明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他将沙箱中部的植物向两侧移动,并在中部挖了一条河流,对治疗者说:“本来在沙箱中部有一条很窄的路,可能的话,我能够找到这条路,就能到达美好的终点。后来看到这条路太窄,太不清楚,太不好找,所以就扩宽了路面,还挖了一条小溪,让我更好找一些。”在谈到自己做完箱庭以后的整体感受时,小明说:“希望我的这匹迷路的马能够认出那条正确的路。”小明用“希望”“渴望”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最满意的是一阵阵马蹄声。

3。治疗者的分析

作品中没有表现出与攻击性有关的主题,却暗含着严重的心灵创伤。小明将那匹棕色的马的四条腿陷入沙中,这可能是小明自己内心压力的反映。除了在创作过程中的少量变动外,小明在作品完成后对作品进行了大的改动。整个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宁静、和谐。在创作过程中以及作品完成后,小明对玩具进行了多次移动。这些改动和移动都是对混乱情绪的梳理,也是小明在与自己的无意识进行尝试**流的表现。

图6-9第3次箱庭作品:路

小明的现实处境就像是那匹棕色的马,没有了正确的方向,四条腿陷入沙中(瑞·米雪尔认为这种陷入是创伤主题的表现),拖着沉重的脚步,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不好的终点,它的周围一片贫瘠,没有水、草的滋养,也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引。但是,毕竟小明后来将那条唯一正确的路拓宽了,变得不那么难以找到了,还出现了孕育生命、给予滋养的水,这是一种很好的迹象,是小明与自己的无意识进行交流的结果。至此,无意识变得不是那么可怕了,而是开始展示出积极的作用。向右前进的两匹马是一种前行的表现,也是小明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做出的努力的反映。小明希望妹妹以后不要像他现在这样,希望妹妹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发展,表现出对妹妹的关心,这一点令治疗者非常感动。小明在苦难中慢慢地长大和成熟起来。

(四)第4次咨询(某年1月15日)

1。谈话

小明这两天白天在家里,晚上出来找朋友上网。治疗者发现他的手指上有一个小伤口,他不时地用另一只手抚摸着它,我就问起此事,他说昨天和人打架时不小心被对方用木块打了一下。原来,小明的那帮社会朋友与另一帮人在上网打游戏时发生冲突,因为不好意思不动手,小明便第一次直接参与了那帮朋友的打架。他也知道和这些人交往不好,但实在是需要有朋友一起玩,自己也想学好,只是做不到。谈到明天就要考试,他说自己不紧张,从他的表情中也没有看到紧张的感觉,可见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箱庭制作及交流

小明在沙箱的中部堆起一座圆形岛屿,周围是一圈湖水,湖中放了一只螃蟹,左侧放了垂钓老者。然后,他在岛屿上放了在第一次箱庭作品中使用过的塔和对弈老者。之后,他又将中部的岛屿扩大,将中部的一部分沙移至四周,在沙箱的中部放了一对仙鹤、植物和一个背驼着小龟和青蛙的石龟。他还在沙箱四周放了一圈植物和一圈动物,其中左侧是两条狗、一只黑色的鸟,中上是两只鸭子,右侧是两只大熊猫、一只天鹅和一匹斑马。

小明这次作品的主题为“小花园”(图6-10)。他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时不时地与治疗者谈话,很放松的样子,并在一开始就说这次要做个抽象一点儿的作品,没有前几次那么有思想。在介绍作品时,小明说:“这是一个小花园,还有一个小湖,我很向往。各种动物聚在一起,和睦相处,岸上的鸭子和狗也是和睦相处的。”并说自己制作完以后的最大感受就是感觉到整个作品比较和谐。

图6-10第4次箱庭作品:小花园

3。治疗者的分析

整个作品的布局界限分明,井然有序,作品的构造也比较富有创造性,内容也很丰富,给人一种美感,和谐度极高。创造过程中发生了大的变动,并在作品完成后进行了一些调整。小明曾经多次对玩具进行了移动,通过调整使得作品越来越完整,这也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作品中没有体现与攻击性有关的内容,而是一片和谐、宁静的氛围。各种动物和谐相处,人们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花草树木繁盛,共同构造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茹思·安曼(2006)认为,沙箱的中心部分通常包含着箱庭的中心主题,曼陀罗总是出现在箱庭作品的中心,它们代表着自我与自性的关系的不同层面,甚至象征着人格的核心。小明的这次作品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化趋向。中间岛屿构成的圆,岛屿周围的湖水构成的圆,外层的动物构成的圆以及最外层的植物构成的圆,共同构造了曼陀罗的形象,它代表着全部、圆满和神圣的意象。曼陀罗代表一种包含在保护性的圆中的秩序,这个圆置于心灵混沌和分裂倾向之上。放置着不同玩具的圆圈代表着特殊原型的具体方面,它们依次是自性完满的各个部分的表现(茹思·安曼,2006)。Bradway(1997)认为,中心化往往与自性箱庭相伴而生。小明这次的箱庭作品可以被看作典型的自性箱庭,是自性的展现,它表明小明开始了自性确立的漫长旅程。卡尔夫假设,当一个儿童存在问题时,自性就会因为缺乏母亲的保护或者受到了过度焦虑的保护而无法展现出来,使得正常的发展无法展开。在治疗者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氛围之中,箱庭能够促使自性的呈现。这种治疗环境再现了最初的母子一体性阶段,创造了一种内在的平静,其中包含了人格走向整合的趋势。

另外,出现在第一次箱庭作品中的塔、对弈老者和仙鹤,现在开始出现在沙箱的中部,也体现着一种中心化的运动,是趋中的表现。曼陀罗的圆形轨迹也是典型的趋中和整合的表现,是治愈主题的表现。

(五)第5次咨询(某年1月18日)

1。谈话

在谈到前两天的考试时,小明说在考试期间没有紧张,没有多么在意。他这两天也没有跟父母吵架,但和父母基本不说话,仍然每天上网打游戏,还在玩网络游戏时与别人发生争吵。

2。箱庭制作及交流

小明先是在沙箱中放入骑牛牧童,放入房子、亭子、对弈老者、垂钓老者、两只船、桥,之后重新整理布局,自左中部向右下部开挖了一条宽宽的河流,在中部至中上部引了一条支流,并在支流上放了一座桥,这样就将沙箱中的沙子分成了左上、左下和右上三个部分。他在右上部放了三个亭子、两个对弈老者、一棵枯树,在左上部放了三座建筑、一棵绿树、骑牛牧童、垂钓老者,在左下部放了一座塔、一对仙鹤,并在河流中放了两只船、六只鸭子和两只乌龟。起初他把那只小龟放在大龟的身上,后来又将它们分开,在此过程中也对玩具进行了局部的移动和调整。

小明这次作品的主题为“方向”,见图6-11。“右上部是休闲区,左上部是居住区,左下部是游览区。左下部的游览区很神秘,未曾被人侵入,我想去探索,但是比较难,因为没有目标和方向,给我带来压力、迷惘。我现在正在探索的途中。”当治疗者问到那两只乌龟时,小明说“还是分开好,这样就各自有各自的方向和目标”。小明最喜欢的就是左下部的岛和那座塔。他自己没有在箱庭作品里,却希望自己能够在那座塔里面,这样就会有成就感。小明的整体感受是“想去发现、去探索”“神秘”。

3。治疗者的分析

这次作品没有表现出与攻击性有关的主题和场景。整个作品的界限也较清晰,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和谐,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大的变动,频繁地移动玩具和大量动沙。

这一次的箱庭作品和小明的第1次箱庭作品具有很大的一致性,风格颇为一致。与第1次作品相比,塔、仙鹤仍然在左下方,处在一个孤岛之上,仍然是他的精神归宿的象征;两只乌龟仍然在附近,只不过这次距离近一些,而且由在岸上到了在水中;上方的房子、垂钓老者都在大体相当的位置。

无论是向左行驶的船只,还是向左游动的那两只乌龟,都体现了一种退行,退回到原始的状态。MarkPearson和HelenWilson认为,箱庭能够促成一种积极的退行,进而促成治愈。小明希望探索左下方的神秘岛屿,给自己一种很大的神秘感,希望能够进入塔内,那样的话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不仅是退行的表现,更是一种回归,回到儿童的原初状态和母子一体性的阶段。想要进入塔内的想法,再加上塔的承载性所具有的母胎的象征,更是一种母胎回归的象征,这样就能回到生命的原初状态。这是想要回归母亲身体的一种隐喻(Chambers,2005)。在瑞典语中,母亲的子宫(uterus)也被称为生命之母(茹思·安曼,2006)。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回归,小明在寻找着内在的自我,找寻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和港湾,并从中得到给养,重新恢复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能量。Weinrib(1983),Ammann(1991)和Ry(1992)认为,箱庭疗法引发的回归是治愈的关键。由于箱庭治疗者的延迟解释和非指导性的静默态度,箱庭促使了创造性回归的发生。塔是精神世界的象征,小明也是在不断的探求与摸索中寻找着自己曾经失落的精神。

图6-11第5次箱庭作品:方向

书友推荐: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女神攻略手册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岁岁平安宦海官途以你为名的夏天官道之权势滔天鱼目珠子(高干1v1)房客(糙汉H)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穿书后成了狼孩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糙猎户与娇贵少女龙凤猪旅行团认知性偏差见微知著(弟妹 H)下乡的姐姐回来了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以婚为名
书友收藏: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护国利剑不乖(姐夫,出轨)千里宦途官路浮沉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升迁之路官道之权势滔天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见微知著(弟妹 H)触手怪她只想生存我的年轻岳母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青花冷(先婚后爱H)官路扶摇异世特工全职法师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医道官途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