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箱庭疗法案例分析报告>第三 守候到花开对一名自闭症女童的箱庭治疗02

第三 守候到花开对一名自闭症女童的箱庭治疗02(第4页)

图3-50田田的第36次游戏

2。治疗者感受

这一次田田因为反复地找和小牛一起出现的草地,大约用了15分钟。反复呼唤、寻找,但是最终妥协,反映了自闭症儿童思维的刻板,一成不变的玩法让她感觉安全,但是她最终妥协,而且能够通过重复“我很生气”,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也说明了她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变化的能力。自闭症儿童对自身情绪的正确表达和处理需要治疗者的引导和帮助。她那句“我是谁”的终极问话,让治疗者又惊又疑,虽然人类能够把自体作为客体来思考,但这毕竟是一个较高意识水平上的能力。难道田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妈妈说田田最进在家也反复地自语和问“我是谁”的问题,妈妈觉得问题很傻,不理她。并没有哪部动画片有类似的台词,如果这是一句有意义的话,那么无疑是田田内心的极大觉醒,这是一个自闭症儿童能问出的话吗?是否标志着她的自我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确立呢?虽然不敢确定,但是治疗者还是和妈妈沟通,觉得这是田田内心觉醒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尊重、欣赏,鼓励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十七)第37次治疗

1。治疗过程

田田基本上又重复了森林、草原,喂牛,换衣、照镜子的游戏,那块草皮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又找了出来,田田如释重负,然后又问“我是谁”。治疗者像对待一个初生婴儿似的,认真地而温和地回答:“你是田田,是一个漂亮的小女生,妈妈、爸爸和夏夏老师都喜欢田田。”在反复的一问一答中,治疗者内心是深深的感动。图3-51是田田在第37次治疗中的箱庭作品。

2。治疗者感受

在和田田问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治疗者忽然想到著名的自闭症学者天宝·格兰丁自传中的一段话:“一天晚上……我坐在窗前,俯视远处的群山……忽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一种释放感,解脱感油然而生……我找到了喜悦和大乐之门……我知道,从此我的内心已经发生了深刻地改变……”这个可爱的小女生经历了内心的犹疑、努力、积淀、成长,力量一点点地浮现,内心一点点地觉醒,治疗者也一点点地陪伴和见证了这一个过程,深深地为生命自身的力量所感动。生命,因为努力,所以如此美丽。这是治疗者和田田的共同经历,治疗者得到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也许和田田一样多。

图3-51田田的第37次游戏

三、案例讨论

督导经常强调,每一个个案的箱庭治疗过程都非常不同,对咨询者来说,对治疗过程进行整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每一段陪伴自闭症儿童箱庭治疗的经历都是珍贵而独特的。下面我们试图从田田的每一次案例讨论中,找到某些规律或者某个值得借鉴的点。

(一)治疗阶段划分

Allan和Berry认为箱庭治疗过程有三个阶段——混乱、对抗和解决困难。卡尔夫认为箱庭包括动植物阶段、冲突阶段以及适应集体阶段。纽曼认为儿童需要经历动植物阶段、战争—区别阶段、回归集体阶段以及统合自我阶段。寇延(2005)在《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一文中,将箱庭治疗过程分为个案熟悉游戏环境阶段、建立治疗关系阶段、游戏治疗深入发展阶段和结案阶段。

治疗者陪伴田田经历了大约一年的时光,总共37次箱庭游戏。治疗者认为田田的整个成长过程既有停顿,也有成长,甚至出现过暂时的倒退。玩具和箱庭内容反复重复,很难清楚严格地划分,但是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在重重障碍中,田田在一点点地努力,一点点地成长,甚至有时候是爆发式的突破。如果必须要划分的话,大致可以这样划分。

第一阶段:第1次~第7次,处理情绪阶段。

第二阶段:第8次~第16次,能量的积累和显现阶段。

第三阶段:第17次~第25次,向着内心的整合、和谐的努力阶段。

第四阶段:第26次~第27次,重新适应和巩固阶段。

第五阶段:第28次~第33次,“花儿开放”阶段。

第六阶段:第34次~第37次,疑问与觉醒阶段。

(二)箱庭作品评价与分析

张日昇(2006)认为,对于作品的分析与评价,除了玩具、沙箱、空间、主题等象征意义以及在接受箱庭治疗过程中流露出的情绪可能负载的心理内容外,应该从整合性、充实性、动力性和流畅性来分析。

1。初始箱庭

Bradway(2006)认为,初始箱庭能呈现出案主的问题和可治愈的潜力。从田田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她不经治疗者要求就把玩具放在沙箱里而不是随意乱放,说明她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界限感和规则感。

第二,她喜欢玩偶,也就是能把人物类的玩具纳入她的世界中。彪勒发表了一些有关“世界测验”的文章,总结了三种世界模式,把没有人出现的世界模式归结为“空洞模式”。田田喜欢人物类玩具,这至少表现出她对“人”某种意义上的关注。这对于以社会性缺陷为核心症状的自闭症患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她拿着另一个人物玩偶说是哥哥妹妹,说明她对人物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第三,她能对玩具进行分组。周念丽和方俊明(2012)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箱庭游戏的过程和作品,从心理维度将功能指标划分为体验与适应、识认与选择、策略与操作三个水平,田田应该处于第二个水平。利用游戏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功能的可行性探索认为,根据探索与适应、认识与分类、策略与操作三个层次,从田田的第1次箱庭作品来看,田田应该处于第二个层次。田田虽然被诊断为重度自闭症,但相对来说,她的内心还是很丰富的。从田田的初次箱庭作品中,我们得到的是种类单一、散乱、无秩序的印象。荣格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因各种原因有时会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机能,而以沙箱为中心,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就能得以发挥。当治疗者陪伴田田进行第1次箱庭游戏后,治疗者对田田的箱庭治疗效果的展望是很乐观的。

2。箱庭作品印象的发展变化

田田的箱庭作品从第1次到最后一次,都有分类罗列的结构为主体,但是还是呈现了从简单分类到简单场面,再到情节性场面的增加。箱庭各部分慢慢地发生联结,一直到整体性的作品出现,按照周念丽的用沙箱作品区分自闭症儿童功能的标准,田田的后期箱庭明显地属于第三水平,即策略与操作水平,说明了她内心的整合程度的巨大进步。

3。玩具的象征意义与主题发展

田田的玩具从儿童、英雄、小桥、智慧老人、机器人、运动员、森林、草原、新生的小鸡,到后期的鲜花盛开,我们看到的只有积极意义的原型形象不断地出现。从第2次箱庭作品中恐怖动物搏斗、吞噬的创伤主题到激烈的拼杀场面,再到云淡风轻的草原森林和有强大象征意义的玩具出现,一直到结婚庆典和鲜花盛开,所呈现的主题越来越积极。

4。对沙子的操作

触觉敏感是自闭症儿童的常见特点。田田在治疗初期对玩具感兴趣,对沙子很敏感,但还是想玩,就不停地抖手上的沙子或用一个玩具来操作沙子,到后期她能自如地用手指在沙箱里画沙画,把沙子当饭煮,一点点地实现了脱敏。田田的触觉敏感的改善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她可以接治疗者亲密的拍肩行为,在拥挤的队伍中也不再情绪发作。对沙子的操作可以引发对心理能量的重新分配,使阻滞的能量重新流动起来。田田的箱庭作品和在箱庭室外的表现,都说明她的内心正在走向和谐与整合。

田田从开始把治疗者当作一个没有分化的依靠,寻求安全感,到后来和治疗者分享饼干,给治疗者梳头,接受治疗者的拍肩行为等,或者偶尔到治疗者腿上坐一会儿。在治疗后期,她能够和治疗者互动,合作游戏,关系一直在积极地推进。治疗者从开始的困惑到对田田由衷喜欢,也是双方感情互动的结果。当个案慢慢地开始积累与人沟通中的积极体验时,才能加强他们社会互动的动机和乐趣。

6。外在指标

自闭症行为量表得分:母亲填表分数为65分,原来出现的35项自闭症行为特征中有4项不再出现,其余31项程度都有所降低;老师填写分数为58分,原来出现的32项自闭症行为特征中仅出现了25项,有7项不再出现,其余项目程度有所降低。

7。现实生活

田田的情绪越来越稳定,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已经基本上能融入集体生活,老师都说“田田已经很好带了”,学东西变快,还能记得住。

箱庭治疗促进田田认知的发展是非常明显的,田田已经可以在某些稳定的场景下说一些长句子了。妈妈乐观地说:“照这样的速度发展,田田大概能在十来岁的时候基本上跨越语言障碍了。”督昇张日昇教授说,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进步是箱庭治疗的“副产品”。可以说箱庭疗法是一种安全的,符合自闭症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特别对自闭症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第二节和第三节报告的两个重度自闭症案例,可以说是箱庭治疗效果相对好的案例。其实也有许多自闭症男童在接受着我们的箱庭治疗,我们也有很多的案例值得整理和报告,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

书友推荐:在北宋当陪房重生少年猎美惊悚乐园修订私吻蝴蝶骨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糙猎户与娇贵少女宦海官途人间政道房客(糙汉H)天仙师娘他的暗卫以你为名的夏天陈放顾静姝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我的年轻岳母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红颜政道交易沦陷、、
书友收藏: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不乖(姐夫,出轨)认知性偏差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陈思雅徐铁军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官途:权力巅峰陈放顾静姝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潘多拉的复仇绝品宏图护国利剑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龙族堕落调教全职法师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听说你暗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