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过程
接下来的部分将为读者呈现箱庭治疗的过程。除了3次初始访谈之外,治疗者与驰骋共进行了21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其中19次为箱庭治疗,2次为箱庭治疗之后的延续谈话。除寒暑假外,每周会面一次,每次50~60分钟。
每次箱庭治疗包含四个步骤。第一,当驰骋来到咨询室之后,治疗者和他会进行简短的谈话,内容包括自上次咨询以来发生的事情以及来访者的感受和一些梦的分析。第二,制作箱庭作品。在这个阶段,来访者可以在咨询室里自由地选择玩具并进行箱庭创造,治疗者在一旁静默地陪伴,通常情况下只是简单回答来访者提出的问题,抱着好奇、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体验来访者制作箱庭作品时的氛围和情感的变化。当来访者示意箱庭制作完成之后,咨询就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体验和理解箱庭作品。在这个阶段,治疗者要和来访者一起去体验和感悟箱庭作品,尤其重要的是治疗者要抱着倾听和接纳的态度,倾听来访者对自己作品的任何方式的解读(有时抑郁症来访者对作品的解读可能是无声的或是自由联想式的),这种解读有时候是一个故事,有时候只是一种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治疗者可以和来访者进行对话交流,包括共感来访者的讲述和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提问需要建立在尊重、不评价的基础上,最后请来访者给自己的作品定下主题。第四,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为箱庭作品拍照存档,并请来访者拆除自己的作品。
图5-1主题:我的星空
(一)第1次箱庭治疗
时间:某年4月7日。
箱庭主题:我的星空(图5-1)。
驰骋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咨询室,看上去有点期待,对箱庭也充满了好奇,不过看起来他倾诉的欲望更强烈一些,所以在最初我们用了10分钟讨论他的感受。随后他自然地走到沙箱前,用手将沙子推到沙箱的右上角堆成一座山,中间留出较薄的一层,然后用手指在这层沙子上画出短线段,接下来他在玩具架前犹豫了一阵,一直没有触摸任何玩具,最终直接拿起一个“耶稣诞生”的玩具,将它放在了右上角的山顶上。
驰骋说,他一直喜欢梵·高的《星空》,沙箱中蓝色的是星星,10%是流星,山上的是自己的信仰,选择这个玩具就是被圣徒虔诚的表情所吸引。当治疗者询问之后他才发现了玩具下方的圣母和圣婴。他说这个玩具只是信仰的代表,自己的信仰是永恒的。星星虽然很乱,但是很美。当治疗者问驰骋,沙箱中是否有他自己的时候,他表示自己不在沙箱中,而是站在山脚看星星。最后驰骋说道,表达情绪的时候想不明白,也无法表达,很乱。
尽管是第一次接触箱庭,从驰骋的制作时间和玩具挑选上来看,依然能够感觉到他在选择时的完美主义和焦虑的情绪,如对沙子的长时间触摸,混乱的星星,遥远的信仰的仰望以及黑夜的压迫,都传达着一种浓浓的抑郁情绪。不过,山顶上的信仰虽然遥远,却很美好。开始被驰骋忽略的圣母与圣婴,当他重新发现时,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内心受到了某种触动,这些都是箱庭治疗能够进行下去的契机。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首次箱庭作品往往与其童年创伤性经历有关,驰骋的作品可能反映了他对纯洁亲情的渴望。这次的驰骋表达了对治疗者的谢意。他说从第一眼见到治疗者就感觉治疗者是一个很热情、真诚的人,让他有安全感,想表达内心的想法。这也为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图5-2主题:黎明前的地平线
(二)第2次箱庭治疗
时间:某年4月13日。
箱庭主题:黎明前的地平线(图5-2)。
驰骋这次来的时候感觉依然很腼腆,谈了谈他的过去,一直在强调有些情绪表达不出来,经常会感觉到很“空”。当治疗者请他再去做箱庭的时候,他有点犹豫,不过没有拒绝。他一直在沙箱前抚摸沙子,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接下来他细致地用手在沙箱中央的位置画了一段长线(看见了蓝色的箱底),之后用手在长线的上端画了几个螺旋形的线圈。驰骋说他做的是一个地平线,上面螺旋形的线圈是云,云很乱,给人一种紧张感,时间比黎明要早一点,离太阳出来还有一段时间。驰骋自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身后是树林,脚下有条小河,很苍凉。希望自己到世界的中心去……
这次制作明显地感觉到驰骋的情绪比上一次还要低落。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他孤独地站在一个硬邦邦的大石头上,只有远处的地平线能够带来一点点希望。在制作过程中,驰骋一个玩具都没有选择,就好像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情绪一样,玩具似乎也无法表达他内心的哀伤。尽管他对世界的中心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但是这种欲望也被这股哀伤和难以言表的压抑所掩盖,连站在沙箱前的治疗者都能感觉到一股紧迫和压抑的情绪扑面而来。
(三)第3次箱庭疗法
图5-3主题:雪
时间:某年4月20日。
箱庭主题:雪(图5-3)。
驰骋此次到来的时候,感觉对治疗者亲近了很多,很自然地先向治疗者讲述他在两次咨询期间发生的事情,也直接地告诉治疗者,当他每次面对沙子的时候,都会觉得心情很难过,既想去触摸,又担心自己触摸了会更加难过,但是他明白,只有真正接触了沙子的温度和感觉,在咨询室里坚持下去,自己的状态才有可能会好转。
也许是因为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了出来,在制作箱庭的时候,驰骋表现得很放松。这次与之前两次不同,他一边摸沙子,一边讲述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爸爸和妈妈会打他,打的还都挺狠的。接着他又说他最喜欢丘陵中的小村子和打扫得很干净的冬日的小院子,边说边像上两次一样,将沙箱中间的沙子推到四周,中间留出薄薄的一层,然后用手指在上面画出点点斜线。
驰骋说从小他就总是希望自己很强,这次做的是下大雪的场面,雪很大,很密,让人透不过气来,远处是小树林,但是看得不是很清楚,他站在沙箱的外面,但是也在雪中,感觉很压抑、苍凉,透不过气来。
在这次咨询的大部分时间里,治疗者都是静静地陪在驰骋的身边,看着他制作箱庭,听他诉说他的故事,和他一起感受大雪纷纷而落时的沧桑和悲凉。这次的箱庭制作唤起了驰骋儿时的记忆,他开始回忆并直面他的家庭关系和小时候被打时的无助和委屈。研究者认为,个体同一性的恢复需建立在由箱庭疗法激发的个体记忆的根源上(MarcellaMerlino,2004)。来访者儿时记忆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接下来的箱庭制作可能进入了他整理混乱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
图5-4主题:我家
(四)第4次箱庭治疗
时间:某年4月27日。
箱庭主题:我家(图5-4)。
这次驰骋来的时候情绪明显好转,进入咨询室打招呼时的微笑也很自然。这次他开心地走到了玩具架前开始挑选玩具,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看不摸。这次他伸手拿起了几个玩具细细地端详了一阵,然后在沙箱的中央部分堆起了一个山坡,在左上方的山根处放了一座小一点的房子,在山坡稍右的地方放了一座大一点的房子,又在房子前放了几个表情各异的叮当猫。他还在沙箱下方仔细地用大大的字写下了“我家”两个字。
驰骋说小一点的房子是奶奶的家,自从家里出了事情(小姨的事情)之后,爸爸很少回奶奶家,他回去的次数就更少了,但是他一直很牵挂奶奶那边的亲人,也喜欢那边的氛围,觉得那才有家的感觉,可他不能提要求,不然会伤了妈妈的感情。大一点的房子是妈妈的家,比较冷漠,不过姥姥一直是他非常心疼的人,也是他想照顾的人。因为离爸爸的原生家庭很远,所以有时候感觉离爸爸也很远,而妈妈的家庭就像箱庭中表现出来的一样,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门前表情各异的叮当猫都是他自己,他最喜欢笑得很可爱的叮当猫,但那只是他外在的假装状态,现实中大部分时间他都很郁闷;大哭的叮当猫是他的潜在状态,其实内心一直在大声号哭,表现出来的最多只是郁闷而已,甚至大部分时间要强装笑颜。
这次制作明显感觉到驰骋情绪上的变化。他说生活中他也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孤单,想到每周到咨询室中和治疗者见面就会很有安全感,也会提前想好会面时自己最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次的作品“我家”中,驰骋除了表现家现在的状态之外,更多是将自己内心被压抑的多种状态呈现在箱庭中。这些状态表达了他的抑郁情绪和消极自我,也呈现了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几个部分无法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来看,驰骋处在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对角色混乱的阶段,自我的整合是他在这一个时期亟须处理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就无法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驰骋要解决自我统一性的问题,不仅需要处理好他现在的生活和学习,还需要处理他内心深处压抑的哀伤、对亲情的渴望、对父母的谅解等矛盾。
(五)第5次箱庭治疗
图5-5主题:候鸟
时间:某年5月19日。
箱庭主题:候鸟(图5-5)。
因为两次咨询中间有假期和考试周,因此驰骋的咨询间隔了两周。当他再次走进咨询室见到治疗者时,他表现得很亲切,但也能看出来有一点紧张。他说假期他开始努力地和周围的人交朋友,结果他发现其实对自己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时候,和人交流并不是特别困难,虽然还是会有大脑空白的时刻出现,但是已经比咨询之前紧张到无法正常交流好了许多,而且他也发现同班同学中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交往时,他感觉到了开心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