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低处的高度
(1)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所谓高处,包括事业成功、名利双收、夺冠获奖等种种美好,更包括当士兵的想成为将军、当演员的想成为明星、搞科研的想成为院士、经商的想成为富豪、当公务员的想成为领导等一切宏伟的人生目标。为达到这种种“高处”,多少人登攀不止奋斗不息,留下了多少跌宕起伏的悲喜故事。
我们秘书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入了政界,谁不想有头有脸、有为有位地活出个人样儿?尽管当秘书不能一心求当官,但希望在领导身边锻炼成才,将来登上政治舞台干一番事业、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如何没有错。正因如此,我们默默无闻而又坚韧不拔地忙碌着、奋斗着、奉献着,期待登上高处的那一天。
是啊,高处有无限风光:云蒸霞蔚,峰峦起伏,一览众山小;高处有无限荣耀:出名出彩,万众瞩目,无处不风流……
那么,一旦抵达高处,又将如何呢?
(2)
似乎,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有人为职位所累,虽位高权重、叱咤风云,但重任在肩,如履薄冰;有人为声名所累,虽大红大紫、名噪一时,但周旋应对、疲于奔命;有人为金钱所累,虽盆满钵满、富甲一方,但树大招风、担惊受怕……
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你站在低处时,想站到高处;当你达到一定高度时,又有更高的追求;当你站到更高的高处时,才猛然反应过来:站在低处是多么安全、自由、幸福!
我本人对此就有过切身感受。感谢组织培养和信任,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秘书而成为科级、县级领导,再到地厅级领导,可以说是“步步登高”了。但每登高一步,压力就增加一层,被各种各样的任务指标催逼着、各种各样的眼光和议论包围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利益**着,总觉得不轻松、不自在,活得很苦很累。这才省悟:所谓高处不胜寒、无官一身轻、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确言之不虚啊!
我相信,有此感受的绝不仅我一人。
由此说来,当初的出发原本就是错误?人们会因此而放弃对“高处”的向往和追求?
当然不。关键在于,当你抵达高处时怎样做,怎样对待面临的一切。
(3)
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引用了一个典故,以教育党员干部要谦虚谨慎、低调内敛。典出《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意思是说,宋国三朝上卿正考父,三次受到重用,但一次比一次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顺着墙根走,也没有人敢侮辱我。不管是煮稠粥还是稀粥,都是在这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就行了。
这个事例很发人深思。正考父所到达的位置高不高?当然很高。但他丝毫没有得势张狂、极尽荣华富贵的样子,而始终保持谦卑的人生态度和简单的生活方式,即低调、低微的姿态。
类似的例子还有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以名下资产466亿美元而荣居世界富翁首位,所到达的“高度”当然令人惊叹和羡慕。但更加令人吃惊的是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没有私人飞机,公务旅行从来不坐头等舱而坐经济舱。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居然反问:“头等舱和经济舱难道不是同时到达目的地吗?”他衣着简朴,不讲究名牌;对打折商品特感兴趣,不愿为泊车方便而多花几美元,斤斤计较得简直像个吝啬鬼。而他性格的另一面却又慷慨大方:微软员工的收入都很高,因而涌现了一大批千万、亿万富翁;热心慈善事业,甚至宣称在有生之年要把95%的财产捐给社会。何以如此?因为他严格约束自己,不愿意因为有钱而改变自己的本色,有言为证:“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过分享受,你将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而我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两位名人的共同点是:到达了事业的“高处”,而自愿置于为人处世的“低处”,从而赢得了人生的另一种高度。
低处的高度,展示着高远的精神境界、高超的人生智慧,所以它“高”得纯粹,“高”得久远。
(4)
正考父、比尔·盖茨或许离我们太远。其实,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人和事也不胜枚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公仆楷模的模范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传为美谈。我们在基层党政机关工作的秘书,也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这种保持平民本色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