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当代哲学观>伊格尔顿

伊格尔顿

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文化批评家。

1943年,伊格尔顿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工人家庭;1961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期间受到雷蒙德·威廉斯的影响;1964年,应威廉斯的邀请,留在剑桥大学任威廉斯的助手;1969年,转至牛津大学,长期担任凯瑟琳学院沃顿英文和文学理论讲座教授;2001年,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文学理论教授;2008—2009年,在兰开斯特大学任教。

伊格尔顿的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1967)、《权力的神话:关于勃朗特姐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1975)、《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1976)、《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文学理论导论》(1983)、《美学意识形态》(1990)、《理论之后》(200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011)等,其中,《美学意识形态》是代表作。在《美学意识形态》中,伊格尔顿将自己的研究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分析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选自《美学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伊格尔顿认为,美学体现了早期资本主义主体解放的幻想,使思想转向感性身体的创造性,同时,也标志着以细腻的强制性法则雕凿身体,因此,美学既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又体现了对这种意识形态的超越;马克思通过关注劳动身体,重新思考美学问题,在面向未来社会的实践中,将美学与主体的解放真实地统一起来了,这既是美学理想的实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扬弃。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感性活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悖论: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异化劳动使人的身体的丰富性被降低到“原始和抽象的简单需要”,正是在主体的这种贫乏状态中,幻觉性的审美主义构成了现实生活的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恢复身体被掠夺了的力量,将身体的丰富感性从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来,并在历史中实现丰富的感**。正是在这个维度上,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无产阶级面向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都具有美学的意蕴。

书友推荐:你吃饭没有在北宋当陪房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经年(高干 1v1)他的暗卫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燕尔(古言1v1)潘多拉的复仇天仙师娘袅袅春腰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穿书后成了狼孩重生少年猎美人间政道陈放顾静姝女神攻略手册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逍遥小郎君
书友收藏: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千里宦途官路浮沉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官路扶摇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见微知著(弟妹 H)升迁之路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官道之权势滔天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不乖(姐夫,出轨)北电门房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以你为名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