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康德哲学讲解>黑格尔哲学史方法 系统方法探要1

黑格尔哲学史方法 系统方法探要1(第1页)

黑格尔哲学史方法:系统方法探要[1]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遗憾的是,作为黑格尔哲学史思想的重要成果——系统方法却没有引起他们的充分重视。从历史上看,黑格尔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哲学史的第一位哲学家,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把系统方法作为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方法提出来的。尽管他的系统方法作为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一方法的提出,却在哲学史研究领域里实现了一场革命,也为现代系统方法的创立和完善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黑格尔要把系统方法作为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方法提出来?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在黑格尔之前,有许多学者,如英国的斯丹雷、德国的布鲁克尔、邓尼曼等都热衷于哲学史的研究。但是,由于他们的研究方法带着十七八世纪形而上学所特有的印记,因此都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史,从而科学地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黑格尔的系统方法正是通过对这一形而上学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的批判才逐步形成的。

首先,黑格尔批判了那种只见哲学系统的分歧性、不见哲学系统的统一性的错误的哲学史观念。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史家迷惑于各种哲学系统的分歧性、多样性,常常把哲学史描绘成“迷途骑士漫游事迹之聚集”。[2]黑格尔辛辣地嘲讽说:“这样的哲学史家有点象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3]黑格尔认为,各种哲学系统的分歧性、多样性不仅对哲学史本身没有妨碍,而且哲学史唯有通过这样分歧的形态才能存在,正如水果唯有通过樱桃、李子、葡萄、苹果等具体形态才能存在一样。黑格尔坚决反对哲学史的研究停留在分歧性的外观上,他主张深入进去,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哲学史。黑格尔指出,只有把哲学史看作“一个有机的进展的全体”即一个包含各种分歧的哲学系统在内的大系统,“哲学史才会达到科学的尊严”。[4]

其次,黑格尔批判了只讲主观意见、不求客观规律的错误的哲学史观念。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史家常常把各种哲学系统看作哲学家思想的自由创造物,从而把哲学史描绘成各式各样的主观意见的展览。黑格尔批判了这种肤浅的观点,指出:哲学是不包含偶然的意见的,它是关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哲学史“也不是在这里异想天开地想出一个东西,在那里又主观任性地想出另一个东西,而是在思维精神的运动里有本质上的联系的”。[5]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史是一个有机的进展的全体,而每个哲学系统都与这个全体保持着本质上的联系,都是这个全体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它们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任意的,而是必然的,服从于哲学史这一大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黑格尔告诉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史,才可能客观地说明每一哲学系统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才可能科学地揭示出哲学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最后,黑格尔批判了只注意各种哲学系统的互相斗争,不注意各种哲学系统的互相联系的错误的哲学史观念。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史家常常从各种哲学系统“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的直观出发,把哲学史描绘成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6]黑格尔批判了这种虚无主义的观点,指出,各种哲学系统不仅是互相反对的,而且也是互相联系的,并且正是由于它们互相之间的“系统结合”,[7]才形成了哲学史这个“有机的系统”。[8]“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灭了,而所有各派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存在哲学里。”[9]在黑格尔看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史,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各个哲学系统之间的互相联系。

基于上述批判,黑格尔明确地提出了必须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哲学史的主张:“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这就是哲学史的研究所须阐明的主要之点或基本概念。”[10]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时,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系统方法”这个词,但实际上却对这一方法做了高度评价。马克思说,黑格尔是一个“最早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11]恩格斯把《哲学史讲演录》称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12]列宁在认真研读《哲学史讲演录》的基础上,把哲学史简略地规定为人类的认识史,进而又把人类的认识史比喻成一棵“活生生的树”,把各种哲学系统比作树上的花果。[13]这就等于告诉我们:哲学史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的大系统,每一种哲学系统都不过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列宁的这一思想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

二、黑格尔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

现在我们对黑格尔的系统方法本身进行考察。众所周知,黑格尔并没有写过系统方法的专著,但是熟悉他哲学史思想的人都会发现,他对一般系统方法的原则做过全面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原则。

(一)具体性原则

要了解这个原则,必须先懂得黑格尔常常使用的“具体”概念的内涵。黑格尔写道:“我们可以举出一些感性事物为例,对于‘具体’这概念作一较详的说明。花虽说具有多样的性质,如香、味、形状、颜色等,但它却是一个整体。”[14]这就告诉我们,“具体”也就是指多样属性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简言之,“具体”就是“整体”,“而整体就是具体的”。[15]感性事物是如此,“哲学的具体概念”[16],也是如此。可见,黑格尔系统方法的具体性原则也就是整体性原则。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黑格尔把哲学史描绘成包含三阶层次在内的立体网络系统。这三阶层次,用他的术语来表示,就是:“单独的圆圈”、“较大的圆圈”和“大圆圈”。[17]

先看最低的层次——“单独的圆圈”,亦即黑格尔常常说的“哲学系统”。黑格尔认为,哲学史,从内容上看,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发展的产物,“就是各种哲学系统”。[18]他还给“哲学系统”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当整个世界观皆据此唯一原则来解释时,——这就叫做哲学系统。”[19]这里说的“原则”,指的是贯穿整个哲学家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如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哲学系统是以“原子”为唯一原则的,而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系统则是以“理念”为唯一原则的。根据黑格尔的看法,每一个多多少少推进了人类认识发展史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有一定的系统性,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在近代尤其如此。黑格尔坚决反对把哲学家的思想看作一堆命题的简单凑合或任意夸大其中一部分思想、抹杀另一部分思想的错误做法。列宁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他在批判马赫主义时,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作“由一整块钢铸成的”有机的系统,“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20]

再看中间的层次——“较大的圆圈”。在《逻辑学》一书中,黑格尔曾经写道:“任何一种哲学原理的片面性通常都是跟相反的片面性对立起来,并且二者往往形成为一个整体,至少是形成为一种散漫的完整性。”[21]这是什么意思呢?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哲学系统A出现后,在同时或稍后会出现哲学系统B与之对立。A与B各执一个片面,因而构成“一种散漫的完整性”,而这种“散漫的完整性”又常常在更晚出的哲学系统C中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严谨的、全面的哲学系统。于是,A、B、C这三个哲学系统就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圆圈”、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比如,伊壁鸠鲁派的哲学系统和斯多葛派的哲学系统在思想上相互对立,各执一个片面,但这一对立却通过否定的方式统一在怀疑论中。它们的全体才构成真理,构成哲学史上的一个阶段。[22]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解释并发挥了黑格尔的上述思想:

哲学上的“圆圈”:[是否一定要以人物的年代先后为顺序呢?不!]

古代: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文艺复兴时代:笛卡尔对Gassendi(Spinoza?)。

近代:霍尔巴哈——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

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23]

重视对哲学史中“较大的圆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单独的圆圈”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哲学史“大圆圈”发展的基本线索。无疑地,这一思想是黑格尔系统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最后,看最高的层次——“大圆圈”,亦即整个哲学发展史。黑格尔认为,哲学史既不是意见的展览,也不是思想的游戏,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24]而每个哲学系统,由于只贯穿一个原则,它相对于哲学史大系统来说,必然是片面的。“系统”一词的法文Systeme就具有“片面”的意思。[25]因此,黑格尔写道:“每一个哲学系统即是一个范畴,但它并不因此就与别的范畴互相排斥(或译‘互相外在’——译者)。这些范畴有不可逃避的命运,这就是它们必然要被结合在一起,并被降为一个整体中的诸环节。”[26]黑格尔把哲学史这个“大圆圈”看作“单独的圆圈”和“较大的圆圈”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列宁称赞道:“一个非常深刻而确切的比喻!!每一种思想=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大圆圈(螺旋)上的一个圆圈。”[27]

(二)有序性发展原则

黑格尔写道:“具体的理念既已经达到了;于是这个理念就在对立中自行发展,自行完成。”[28]在黑格尔看来,承认哲学理念是具体的,是多样性差别的统一,也就必然承认它是发展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黑格尔指出,哲学史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它的本质不是静止,而是活动。黑格尔甚至强调说:“只有能够掌握理念系统发展的那一种哲学史,才够得上科学的名称(也只有因为这样,我才愿意从事哲学史的演讲)。”[29]黑格尔还进一步指出,哲学史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内在规律的。哲学史这一“具体理念”的发展并不是形式的活动,而是内容自身的活动,是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这里说的“自在”也就是潜在的东西,“自为”也就是现实的东西。而现实的东西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潜在东西的发挥和实现。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黑格尔认为,“全部哲学史是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的进程。这进程本身址合理性的,为理念所规定的。”[30]

(三)相互联系的原则

黑格尔认为,关于理念或绝对的科学本质上应是一个系统,因为真理既是具体的,必是自身发挥其自身,而且必是相互联系的谐和的统一体。具体性原则是黑格尔全部系统方法的基础,也正是从这一基础出发,黑格尔要求人们从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一个处于多层次关系中的和谐的统一体。

如前所述,黑格尔不仅详尽地论述了哲学史内部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充分注意到哲学史这一大系统和其他大系统,如政治、宗教、法律、艺术等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他认为,在“时代精神”这一更大的系统中,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本身又被降低为一个环节,因此,“政治史、国家的法制、艺术、宗教对于哲学的关系,并不在于它们是哲学的原因,也不在于相反地哲学是它们存在的根据。毋宁应该这样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时代精神。”[31]黑格尔没有把哲学史看作一个孤立的、自身封闭的闭环系统,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与周围的环境(这里主要指其他意识形态)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开放系统,并且竭力主张深入到“时代精神”中去探索这种联系的根源,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由于黑格尔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的,因而他不可能从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这一最根本的关系中去探求哲学史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黑格尔系统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书友推荐: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潘多拉的复仇私吻蝴蝶骨鱼目珠子(高干1v1)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岁岁平安不乖(姐夫,出轨)惊悚乐园修订陈放顾静姝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望门娇媳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糙猎户与娇贵少女交易沦陷见微知著(弟妹 H)天仙师娘
书友收藏:女神攻略调教手册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升迁之路以你为名的夏天医道官途官梯险情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官途:权力巅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官道之权势滔天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全职法师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官路扶摇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北电门房千里宦途官路浮沉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