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康德的哲学思想及感悟>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第1页)

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正如古代的“智者”不构成一个确定性的哲学派别一样,活跃在当代思想界的所谓“后现代理论家”也不从属于任何一个确定的哲学派别。也许我们只能把他们理解为一些具有类似理论倾向的学者。显而易见,不管这些学者在思想上是多么偏激或怪异,他们都无法绕过下面这个话题,即他们和马克思的关系问题。正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说的:

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1]

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遗产的普遍性和其无所不在的特征。

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后现代理论与马克思的思想尖锐地对立起来。正如美国哲学家詹姆逊所批评的: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往往感到这是一种罕见的或悖论的结合,是缺乏牢固基础的,以致有些人认为,当我现在“成为”后现代主义者时,一定不再是任何含义(即用其他一些传统字眼)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了。[2]

其实,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诚然,后现代理论与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但人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点,乃至共同点。

事实上,那些富于原创性的后现代理论家总是沿着以下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反思他们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的:一方面,他们激烈地批判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的、与现代性的主导性价值相契合的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热情地肯定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的、与后现代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见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他们和马克思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面地探索并理解这些关系,不但能加深我们对后现代理论的本质特征的把握,而且也能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一、肯定性的叙事与否定性的叙事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理论陈述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一种是“肯定性的叙事”,即马克思对自己的新理论的陈述,如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共产主义学说等;另一种是否定性的陈述,如意识形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等。当然,这两种叙事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但当人们从分析的理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时候,还是可以区分出这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后现代理论家常常拒斥蕴含在马克思的理论陈述中的肯定性的、宏大的叙事方式,而对其否定性的、批判性的叙事方式则大加赞赏。在这方面,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利奥塔把传统的、肯定性的大叙事分为两个主要的派别:一派倾向于政治,另一派则倾向于哲学。然后他这样写道:

我们可以很简便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主义在以上两种叙事合法化的模式中,左右摇摆。共产党统御了大学制度,无产阶级取代了全民或人性,辩证唯物主义取代了思辨理性理想主义等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自身有其特殊的关系,而斯大林主义或许正是它的终结。在斯大林主义中,科学仅扮演着从后设论述中寻绎或引证的角色,而“社会主义”则成了精神生活的替代词。[3]

在他看来,马克思既继承西方传统政治和哲学中的宏大叙事,又以自己的方式对传统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改造。然而,马克思只是改造了传统叙事方式的内涵,却没有触动它的形式。也就是说,马克思自己的学说也构成一种新的宏大的叙事,而在这种新的叙事方式中,“共产党”、“无产阶级”、“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成了基本概念,而“解放”、“救赎”则成了核心的观念。利奥塔明确表示,他对蕴含在马克思学说中的这些肯定性叙事表示怀疑,尤其是当斯大林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结果的时候,这种疑虑进一步增强了。

不过,我们所以质疑,是因为我们不再像马克思那样,相信人类可以在矛盾斗争中得到救赎。[4]

利奥塔对马克思的肯定性叙事的拒斥在后现代理论家那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比如,詹姆逊认为,“陈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5]他主张,必须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上,对马克思当时的叙事方式和阐释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英国哲学家吉登斯在探讨现代性问题时也强调,尽管马克思十分关注现代性的断裂的特征,但仍然未摆脱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宏大叙事的影响。他写道:

即使是那些强调断裂变革之重要性的理论(如马克思的理论),也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并受着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动力原则所支配的过程。进化论的确表述了这种“宏大叙事”,尽管它不一定属于受宇宙目的论影响的理论。[6]

在吉登斯看来,人们应当在解析现代性问题时,超越这种单线性的进化论的宏大叙事方式,更多地注意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鸿沟,同时更多地检讨现代性蕴含的风险和种种不确定性。美国哲学家凯尔纳和贝斯特在谈到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时,也写道:

从这一点看,后现代应该被界定为“对元叙事的怀疑”,对形而上学哲学、历史哲学以及任何形式的总体化思想——不管是黑格尔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还是实证主义——的拒斥。[7]

总之,后现代理论家对马克思思想中所蕴含的肯定性的、宏大的叙事采取排斥的态度。

然而,有趣的是,他们对马克思思想中显露出来的批判性的、否定性的叙事方式却表现出真诚的认同。这一点甚至连利奥塔都不例外。他在批评马克思的宏大叙事的同时,也指出:

马克思主义也能够发展成一种批判性的知识形式,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由自治主体所组成的,而科学存在的唯一理由是要让经验主体(无产阶级)从异化与压迫中获得解放。[8]

利奥塔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发展和推进的正是蕴含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的这种否定性的、批判性的叙事方式。詹姆逊认为,在马克思的否定性叙事方式中,最有价值的学说就是他对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批判。这一批判深刻地揭示了一切文本或观念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马克思的学说称为“否定的诠释学”。他这样写道:

这就是一般的理论构架,我总是愿意在这一理论架构中,阐明我自己的、可以概括如下的方法论的命题: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的诠释学(aMarxistivehermeic),一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式的意识形态分析的实践,在阅读和解释的实际工作中,必须与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肯定的诠释学(aMarxistpositivehermeic)或对相同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文本中的乌托邦的冲动的破译同时进行。[9]

在詹姆逊看来,一旦人们抛弃了这种否定性的叙事方式的视角,也就不可能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意义。事实上,詹姆逊更感兴趣的是马克思学说中的否定性的叙事方式。按照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看法,在马克思的否定性叙事方式中,最有价值的应当是他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他写道:

我认为费利克斯·加达里和我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也许方式不同,但是我们俩都是。我们不相信那种不以分析资本主义及其发展为中心的政治哲学。马克思著作中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将资本主义作为内在的体系加以分析。[10]

这里所说的“内在的体系”也就是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解剖和反思,而马克思的否定性的叙事方式正是通过这样的解剖和反思展现出来的。

每一个不存偏见的研究者都会发现,马克思是康德所肇始的批判精神的伟大的继承者,他的主要著作的正标题或副标题几乎都有“批判”这个词。实际上,早在1843年致卢格的信中,马克思已经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1]正是这种大无畏的批判性的、否定性的精神和叙事方式成了后现代理论家抨击现代性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书友推荐: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龙凤猪旅行团交易沦陷他的暗卫天仙师娘穿书后成了狼孩望门娇媳见微知著(弟妹 H)惊悚乐园修订重生少年猎美女神攻略手册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鱼目珠子(高干1v1)红颜政道燕尔(古言1v1)触手怪她只想生存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官道之权势滔天
书友收藏:重生少年猎美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认知性偏差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升迁之路全职法师医道官途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千里宦途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北电门房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官道之权势滔天青花冷(先婚后爱H)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以你为名的夏天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