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作为塑造的伦理学1

作为塑造的伦理学1(第2页)

于是乎,所有的成就都是恶的,这就成了历史的起诉人的永恒悲叹。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无结果的、伪善的批评的人,永远不会面对现实,不会行动,不会取得成就,反倒并且认为这正说明了有成就者恶劣卑鄙。这种人无意之中也把成就当成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尽管是负面的尺度,而假如成就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那它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被钉上十字架的人的形象,使各种各样以成就为尺度的想法失效;因为这些想法乃是否认永恒正义。无论是有成就者的胜利,还是失败者对有成就者的怨恨,归根到底都不能战胜世界。耶稣肯定不是历史上有成就者的辩护律师,但他也不会领导失败者起而反抗有成就者。就他而言,关键并不在于有无成就,而在于自愿接受上帝的审判。唯独在审判中方有与上帝的和解以及人之间的和解。为反对所有围绕着成就和失败的想法,基督举出了被上帝判决的人,包括有成就的人和失败的人。正是出于纯粹的爱,上帝才愿意人站立在他面前,正因为如此,上帝才判决人。这是赐恩的判决,上帝在基督中把恩典带给人。上帝在基督的十字架中向有成就者证实了痛苦、卑贱、失败、贫困、孤独、绝望的神圣化。并不是说,这一切似乎本身具有某种价值。但是,这一切通过上帝的爱受领其祝圣,上帝的爱作为判决接纳这一切。上帝对十字架的肯定就是对有成就者的审判。但是,没有成就的人也必须认识到,让他存在于上帝之前,不是由于他一事无成,也不是由于他的贱民地位,而仅仅由于他接受上帝之爱的判决。恰恰是基督的十字架,也就是他在此世的失败,又造成他在历史中的成就,此乃神圣宇宙秩序的一个奥秘,从这个奥秘中推导不出任何规律来,虽然在其教会的苦难中一再地重复着。

人类唯独在基督的十字架中,即是说,作为被处决者,才能获得其真实的形象。

五、死亡的偶像化

瞧这个人——看这被上帝接受、被上帝判决,又被上帝唤醒新生命的人,看这个复活的人!上帝对人的肯定经过审判和死亡,又超越了审判和死,找到了它的目标。上帝对人的爱比死亡更强烈。一个新人,一个新生命,一个新的造物,由上帝的奇迹所创造。“生命包含着胜利,生命战胜了死亡。”上帝的爱成为死亡之死和人之生。在耶稣基督身上,在变成人者、被钉上十字架者和复活者身上,人类更新了。基督身上发生的事,也发生在所有的人身上,因为他是人。新人被创造了。

基督复活的神迹彻底否定了在我们中间盛行的死亡之偶像化。何处死亡就是终了,何处对死亡的畏惧便同抗拒联手。何处死亡就是终了,何处尘世生活等于保有一切或一切化为乌有。为尘世的永恒而进行反抗同轻率地拿生活进行赌博是一回事,竭尽全力肯定生命同无所谓地蔑视生命是一回事。再没有别的比以下情况更清楚地透露死亡之偶像化了,有一个时代要求被建成永恒的,而在这个时代里,生活却毫无价值;有人侈谈什么新人、新世界以及应该开创的新社会,而这新的一切仅仅在于毀灭现在的生活。对尘世生活的这种极端的肯定与否定表明,只有死亡才是有价值的。贪婪地攫取一切或者拋弃一切,便是狂热的信仰死亡者的态度。

只要人们认识到死亡的权利被粉碎,只要复活与新生命的奇迹之光射入死亡的世界之中,人们就不向生命要求永恒,而是接受生命所给予的,不是要求保有一切或者归于乌有,而是接受善的与恶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欢乐与痛苦;人们就不再拼命挣扎着紧攥住生命,但也不轻率地抛弃生命;人们就满足于有限的时间并且不认定尘世事物是永恒的,就让死亡拥有它所拥有的有限的权利。人们所期待的新人和新世界,唯独来自死亡的彼岸,来自克服死亡的权利。

复活的基督自身中怀有新的人性,怀有上帝对新人的最辉煌的肯定。人类虽然还生活在旧生命中,但已经超越了旧生命。人类虽然还生活在死亡的世界中,但已经超越了死亡。人类虽然还生活在罪孽的世界中,但已经超越了罪孽。黑夜还没有过去,但是天色已经破晓。

被上帝接受、判决、唤醒新生命的人,就是耶稣基督。在耶稣基督中的是整个人类。这是我们自己。唯独耶稣基督的形象是直面世界并战胜世界的形象。对一个与上帝和好的新世界的任何一种塑造,都来自这一形象。

六、同形塑造

“塑造”(Gestaltung)这个词引起我们的猜疑。我们厌倦了基督教的纲领,也厌倦了取代所谓教义基督教的所谓实践基督教的毫无思想内容的、肤浅的口号。我们业已看到,世界上的塑造力根本不是来自基督教,而所谓实践基督教至少同所谓教义基督教一样,在世界上已经失效了。故而对“塑造”一词的理解必须完全不同于我们对这个词的习惯的理解。事实上,《圣经》是在一种我们完全陌生的意义上谈到塑造的。不是首先指通过计划和纲领来塑造世界。在《圣经》谈到塑造时,它所关注的是一个改变克服了世界的形象,即耶稣基督的形象。只有从耶稣基督的形象出发的塑造。然而这种塑造也并不意味着把基督的教训或者所谓基督教的原则直接运用于世界,并且按照这些原则来塑造世界。相反,塑造仅仅意味着被拉进耶稣基督的形象中,是塑造与道成肉身、被钉上十字架又复活的人的唯一形象相同的形象。

要做到这种同形塑造,并不是如我们通常所解释的那样,应当努力“变成与耶稣相似”。而是耶稣基督的形象从自身出发对我们施加影响,按其自身铸成我们的形象(加4∶19)。基督始终是唯一的塑造者。不是基督徒凭借他们的观念塑造世界,而是基督把人塑造成与他相同的形象。如果把基督基本上理解成虔诚与善良生活的教师,那也就没有认清基督的形象,同样,如果把对人的塑造仅仅看成指点人去过虔诚和善良的生活,那也就错误地理解了对人的塑造。基督是道成肉身、被钉上十字架又复活的人,这已为基督徒所宣信。转变成他的形象(林后3∶18;腓3∶10;罗8∶29,12∶2),就是《圣经》所说的塑造的含义。

被塑造成与道成肉身者相同的形象——亦即真实的人。应该成为人,这是人的权利与义务。任何超人精神,任何拔高人的努力,任何英雄主义,任何半神本质,所有这些都不是人所应当关注的,因为这些都不真实。这个真实的人既不是蔑视的对象,也不是神化的对象,而是上帝之爱的对象。虚假的千篇一律,强制人服从一种理想、一种类型、一种特定的人的图像,都不会损害上帝造物的丰富的多样性。这个现实的人可以自由地作为他的造物主的造物而存在。被塑造成与道成肉身者相同的形象意味着,这个人可以同现实中的一般人一样;假象、伪善、**、强迫、与一般不同之处、比一般人更好之处、比一般人更合乎理想之处,均被拋弃。上帝爱这真实的人。上帝曾经变成真实的人。

被塑造成与被钉上十字架的人相同的形象——亦即被上帝判决的人,这个人必须每日随时携带上帝的死亡判决书,他为了罪孽的缘故必须死在上帝的面前。他用他的生命证实,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在上帝的面前持久存在,除非在判决及恩典中。这个人每天死于罪人之死。他忍辱负重,肉体和灵魂上带着罪孽给他留下的伤疤和创痕。他不能拔高自己而超过任何其他人,他也不能使自己成为他人的楷模。因为他认识到自己是所有罪人之中最大的罪人。他可以赦免他人的罪,却永远不能赦免自己的罪。他承受着加在他身上的所有的苦难,并且认识到,这有助于他凭着他自己的意志去死,并承认上帝对自己的审判是合理的。唯独由于他把审判和反对自身的权利给予上帝,故而在上帝的眼中他是义人。哈特曼(K。F。Hartmann)说:“大师在受苦中把他的普遍适用的肖像铸入人心,铸入精神。”

被塑造成与复活的人相同的形象——亦即在上帝面前的一个新人。在死亡中他是有生命的,在罪孽中他是正义的,在陈旧之中他是新的。他的秘密始终隐藏着不让世界知道。他活着,因为基督活着,而且唯独活在基督之中。“因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只要基督的荣耀隐藏着,他的新生命的荣耀“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西3∶3)。但是,求知者已经隐约见到了未来的人的闪光。新人同任何其他的人一样活在世界上;他往往同其他的人只是略有差异。他的目标不是突出自身,而是为了他的兄弟们的缘故而突出基督。虽然他已转变成复活者的形象,但他只带着十字架和审判的标志。由于他心甘情愿带着这个标志,故而他表明自己是已经接纳圣灵并且在无可比拟的爱与团契中同耶稣基督合一的人。

耶稣基督的形象获得了在人里面的形象。人获得的不是自己的、独立的形象,给予他形象的和在新形象中得到的,始终只是耶稣基督的形象本身。所以,这不是模仿也不是重复耶稣基督的形象,而是耶稣基督自己的形象在人身上获得形象。同样,人也不是被重新塑造成一种他异己于生的形象、上帝的形象,而是被重新塑造成他自己的、从属于他的、本质上适合于他的形象。这个人变成人,因为上帝曾经变成人。但是人没有变成上帝。所以,不是人过去和现在能够完成他的形象的转变,而是上帝把他的形象转变成人的形象,从而人虽然没有变成上帝,但是变成了上帝面前的人。

在基督里面人的形象在上帝面前重新被创造。人类认识到自己的图像和希望,这并非事关地点、时间、气候、种族、个人、社会、宗教或者趣味,而是事关人类的生命。在基督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在人类身上也发生了。人类中只有一部分人认识到他们的救主的形象,这是一种秘密,对这个秘密是没有任何说明的。道成肉身者要求在所有的人身上获得形象,他的要求至今仍未得到满足。在他身上承负着全部人类的形象,但至今他只能在一小群人身上获得形象:此乃他的教会。

因此,“塑造”之谓,首先是耶稣基督在他的教会中获得形象。在这里获得形象的,乃是耶稣基督的形象本身。《新约》深刻和明确地描述了此事,把教会称作基督的肉身。肉身即形象。所以,教会不是崇敬基督者的一个宗教团体(Religio),而是在众人中间变成形象的基督。但是,基督的肉身可以叫做教会,因为这个人以及所有的人确实被接纳在耶稣基督的肉身里。教会因而具有事实上适合于全人类的形象。塑造这个形象时所按照的图像,是人类的图像。在这个形象中所发生的事,对于所有的人是示范性和替代性的。有一点说得再多也不会过分,那就是即使教会也不是同耶稣基督的形象并列的一个独特的、自立的形象,也不是同耶稣基督并列的一个独特的、自主的性格,不可以拥有本身的称号、权威和尊严。教会无非是人类的一部分,基督在这一部分人中确实获得了形象。这完全关系到耶稣基督的形象而不是除它之外的任何形象。教会就是道成肉身、被判决、被唤醒获得新生命的在基督里面的人。教会首先同所谓人的宗教功能毫不相涉,而是同生存在世界中的整个人连同他的所有的关系有关。在教会中,事关基督的形象以及它在一群人中变成形象,而不是宗教。只要我们稍稍背离这种见解,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跌回到我们由之出发的那种伦理学的和宗教的世界塑造的纲领(Programmatik)上去。

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基督教的和伦理学的思考中,始终只能着眼于形象来谈塑造。塑造不是以某种方式脱离这个形象而独立的过程或者状态。只有从耶稣基督这个形象到耶稣基督这个形象的这一种塑造。基督教伦理学的出发点是基督的肉身,是在教会的形象中的基督的形象,是按照基督的形象塑造教会。仅仅由于在教会中所发生之事实际上适用于全人类,塑造这个概念才——间接地——获得了它对全人类的意义。但仍旧不是把教会视为世界的所谓典范,而只能这样谈到塑造和世界,即谈到人类时指的是人类真正的形象,指应属于它、它已经接纳却不理解也不接受的形象,也就是指应属于人类的耶稣基督的形象,人类就这样地——在某种程度上是先行一步地——被纳入教会。于是,这意味着即便在谈到塑造世界的地方,也仅仅意指耶稣基督的形象。

基督的形象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都是同一的。基督的教会也是世世代代同一的。然而基督不是据以塑造世界的原则。基督不是一种制度的宣告者,似乎这种制度今天、在这里、在任何时代都是好的。基督不教给人无论如何都得贯彻的抽象的伦理学。基督本质上不是教师、立法者,而是人,同我们一样的真实的人。因此基督也不要求我们是我们时代里的某一特定学说的门徒、代表和捍卫者,而只要求我们是上帝面前的人、真实的人。基督并不像伦理学家那样爱某一关于善的学说,他爱的乃是真实的人。他从不像哲学家那样对“普遍有效者”感兴趣,而只对服务于具体而真实的人的事物感兴趣。他不关心“行为准则”能否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康德),他关心的是他的行为现在能否帮助邻人成为上帝面前的人。这并不是说:上帝变成了一种理念、一种原则、一个纲领、一种普遍有效性、一条律法,而是上帝变成了人。这意味着,基督的形象(现在和今后肯定是同一的)要在真实的人身上、即是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获得形象。基督并不扬弃人的真实性以利于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实现要求反对一切真实事物,基督恰恰使真实性生效,他肯定真实性,甚至他本人就是真实的人并因而是任何人的真实性的缘由。所以,按照基督的形象来塑造包括两方面:基督的形象始终是同一的,不是作为一个普遍理念,而是作为独一无二的形象,是道成肉身、被钉上十字架又复活的上帝,恰恰为了基督的形象的缘故,真实的人的形象始终被保持着,真实的人就这样接纳基督的形象。

七、具体地点

因此,这要求我们离开任何一种抽象的伦理学,转而注意一种全然具体的伦理学。并非一劳永逸地是好的,才可讲和该讲,而应是在我们中间的耶稣基督此时此地获得形象。一劳永逸地说出什么是好的,这种尝试历来都由于它本身的原因而失败。这种陈述会变得一般化和形式化,以至于在内容上没有任何意义;要不就是,试图接受和加工所有可以想象的内容,从而预先说出任何可以想象的情况下什么是好的;这就陷入一种如此明显的决疑论(Kasuistik),结果普遍有效性和具体性都得不到满足。具体的基督教伦理学同形式主义(Formalismus)和决疑论不相干。形式主义和决疑论从好的事物同真实事物的矛盾出发;与此相反,基督教伦理学的出发点乃是已经发生的世界同上帝以及耶稣基督这个人的和好,是上帝对真实的人的接纳。

下文虽然不会阐述塑造西方世界形象的纲领,但会谈到基督的形象如何在这个西方世界里获得形象。既不是抽象地说,也不是按照决疑论去谈,而是必须具体地谈。必须坚持的是,不得有另一种形象跟耶稣基督的形象并列,因为只有耶稣基督是世界的克服者与和好者。唯独这个形象能够救助。所以,此时此地,在我们中间,关于这个形象获得形象所需具体地讲的一切,必须严格地限定在耶稣基督这个形象中。另一方面,就基督道成肉身而言,必须保证基督此时此地要在我们中间获得形象。

作为形象塑造的伦理学唯独以耶稣基督在他的教会中临在的形象为基础才是可能的。教会是耶稣基督变成形象的宣告和发生地点。基督教伦理学为这种宣告与发生服务。

(胡其鼎译)

[1]选自朋霍费尔:《伦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灵巧”,原文Klug,这里译作“机智”。——译注

[3]和合本作:“你们看这个人”(约19∶5)。——译注

[4]变成了人(Mensen),“索引·主题”改写成Inkarnation(道成肉身)。——译注

书友推荐:鱼目珠子(高干1v1)认知性偏差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岁岁平安蝶变他的暗卫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你吃饭没有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翡翠衾(nph)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人间政道陈放顾静姝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女神攻略手册交易沦陷穿书后成了狼孩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
书友收藏: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青花冷(先婚后爱H)蝶变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官路浮沉升迁之路以你为名的夏天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潘多拉的复仇护国利剑全职法师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官梯险情官场之狐千里宦途非常权途医道官途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