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哲学感悟短句>注意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注意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主义倾向(第1页)

注意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每年年底、年初的时候,各大报纸总会争先恐后地发表“十大新闻”“十大问题”“十大热点”之类的报道。比如,2006年1月28日的《文汇报》在第二版上同时发表了以下三则新闻:“2005年上海十大科技新闻”“2005年上海十大文化新闻”和“2005年上海十大法治新闻”。这三则新闻放在一起,十分夺人眼球。

看到这样的报道,脑子里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十大……新闻”这样的提法表明,入选的每个新闻都应该是有很大影响的。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2005年在上海的科技、文化和法治这三个领域中,不多不少地各有十大新闻?难道这些领域中的大新闻的数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每个领域里,如上海文化领域,每年都会评出十大新闻,如“2005年上海十大文化新闻”“2004年上海文化十大新闻”“2003年上海文化十大新闻”……难道在上海文化的发展中,连每年可能出现的大新闻都是按计划分配好的。

众所周知,凡是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光在上海文化的领域里,不可能每年都会不多不少地出现十大新闻,就是在上海科技和上海法治的领域里,或任何其他领域里,也不可能每年都会不多不少地出现十大新闻。事实上,“十大新闻”的“十”作为量词已经成为撰写年度新闻报道的人普遍崇拜对象,成为某种形式主义的、必定如此的东西,成为“一刀切”的东西。仿佛人们以年度作为时间单位来谈“新闻”“问题”或“热点”,就非得把“十大”作为量词似的。其实,这种对“十”的崇拜是缺乏任何理论根据的。

我们还是举“2005年上海文化”这个例子。假如在2005年中,上海文化只出现了五个大新闻,为什么就不可以实事求是地写“2005年上海文化五大新闻”呢?一定要凑足十大新闻,也就不得不把一些小新闻“提升”为大新闻。反之,假如2005年上海文化界意外地出现了十二个大新闻,为什么就不可以实事求是地写“2005年上海文化十二大新闻”呢?一定要压缩到十大新闻,那就只能把某些大新闻降低为小新闻了。

尽管“大”“小”概念的含义具有某种相对性,比如我们可以说“小象”,也可以说“大老鼠”;可以说“一个小山包”,也可以说“一只大馒头”,然而,在通常的情况下,把老鼠与象、馒头与山包作为同样规模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一定是很滑稽的。同样,为了凑足“十大新闻”,把一些没有影响的小新闻拔高为大新闻,或为了不超过“十大新闻”的限制而把某些大新闻贬低为小新闻,都是很滑稽的。

总之,新闻报道,包括年度新闻报道在内,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乃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有多少大新闻,就报道多少大新闻,没有必要把“十大”形式化,并顶礼膜拜!

书友推荐: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交易沦陷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道之权势滔天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以婚为名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重生少年猎美私吻蝴蝶骨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鱼目珠子(高干1v1)糙猎户与娇贵少女房客(糙汉H)逍遥小郎君你吃饭没有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燕尔(古言1v1)红颜政道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书友收藏: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青花冷(先婚后爱H)蝶变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官路浮沉升迁之路以你为名的夏天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潘多拉的复仇护国利剑全职法师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官梯险情官场之狐千里宦途非常权途医道官途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